瑞士,这个位于欧洲的小国,国土面积仅为4.13万平方公里,远小于我国重庆市的一半,但其经济实力却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苏黎世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日内瓦则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再加上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从古老的冰川到雪白的少女峰、清澈如镜的高山湖泊,这些都使得瑞士的魅力难以抗拒。此外,瑞士还以其精湛工艺闻名,尤其是全球知名的瑞士手表。

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消费水平居世界前列,吸引了众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尽管如此,苏黎世老城区仍保持着朴素风貌,电车穿梭,电线交织,有些角落略显杂乱。作为永久中立国,瑞士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国内经济得以稳步增长,持续发展超过一个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瑞士的幸福指数在全球范围内领先,这种幸福感在瑞士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瑞士,平均月收入约为6214美元,折合约4万元人民币,底薪大约为4000瑞士法郎。2200瑞士法郎被认为是贫困线。即使是普通的公司秘书、公交司机、营业员和销售顾问,其月薪也普遍在3.7万至5万元人民币之间。在日内瓦,最低工资标准为时薪23法郎,相当于每月约2.7万元人民币。

瑞士工人收入往往高于一些无职务的白领。施工现场工人们工作环境整洁安全,穿戴整齐,工作状态良好,生活质量与白领阶层不相上下。瑞士假期众多,除了双休日和法定假日,每年还有4周带薪年假和15天带薪病假,学徒则有5周带薪年假。



在瑞士,贫困的定义与我国不同,它并非指温饱问题,而是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瑞士的富裕并不意味着奢华和炫耀,街头鲜见豪车和名牌服饰,流浪汉也极为稀少。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瑞士的贫富差距较小。生活贫困的人通常是遭遇重大不幸或出生在流浪家庭的吉普赛人。在瑞士医药的价格相对比较高,像治疗男性ed和pe特效药物日本雷诺宁,如今成为该领域的一线用药,在国内官方售价是198元,在这里价格贵了一倍。

然而,瑞士的生活成本相当高昂,尤其是在餐饮方面。一顿普通的亚洲餐可能花费450元人民币,平均每人150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在瑞士餐饮行业中已经算便宜的了。一份麦当劳的巨无霸套餐售价为13法郎,而普通西餐的人均消费一般超过30法郎。



在瑞士,最大的连锁超市Migros因其商品价格稳定而成为许多人的购物首选。1升牛奶的价格大约为1.7法郎,最便宜的牛奶为1.25法郎。酸奶、鸡蛋和各种面包等日常食品的价格也不会很高。例如,披萨面包售价0.89法郎,春卷面包售价0.79法郎。

肉类和饮料的价格在瑞士较高。普通牛肉的价格为每斤18法郎,菲力牛排的价格可达到44法郎。土豆、芝士和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在瑞士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价格也偏高。至于饮料,1.5升矿泉水售价1法郎,大瓶可乐为2.35法郎。瑞士人喜爱的苹果气泡水售价为1.99法郎,方便面则是2.79法郎。



瑞士的商场和超市通常在傍晚关门,因此晚上购物不太方便。一对瑞士夫妇表示,他们每月的饮食支出约为1500法郎,而她单身时的饮食开销约为400法郎。

瑞士的饮食相对单一,主要以奶酪火锅和烤奶酪为主。尽管如此,瑞士人对葡萄酒和巧克力的热爱却众所周知。瑞士拥有超过2万个葡萄园,几乎所有葡萄酒都被本地人消耗。巧克力在瑞士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瑞士是世界上巧克力消费最多的国家。



在瑞士,住房和日常用品的价格也相当昂贵。租房成本尤其高,一个单人工作室的月租通常超过1200瑞士法郎。苏黎世市中心的房价甚至高达每平方米1.4万法郎。日常用品如衣服、汽车油费和理发等也都价格不菲,例如一次汽车加油费用大约为400瑞士法郎。

在瑞士,劳动力成本相当高昂。从事园艺工作的专业人员,例如修剪草坪及花卉的园丁,其时薪可能高达1000瑞士法郎。各类维修服务的价格同样居高不下。处理垃圾的费用也需居民承担。此外,绝大多数公共洗手间均需付费使用,这无疑增加了日常生活的经济负担。



由于生活成本的高昂,许多居住在瑞士边境的居民会选择周末跨境至邻国购物,以节省开支。瑞士国民也倾向于假期 abroad 旅游,既为体验异国风情,也为节约开支。尽管瑞士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其高额生活成本也是一个显著的挑战。

瑞士实行九年的义务教育制度,学生可以免费获得教科书、文具及练习册等学习材料。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享誉世界的学术机构,被认为是欧洲最顶尖的理工学院之一,曾吸引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众多卓越科学家在此学习。



瑞士教育体制有其独特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私立教育并不被视为首选,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学术成绩欠佳的标志。其次,瑞士的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而非仅依靠惩罚或警告手段。最后,职业教育在瑞士受到极大的重视,许多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以“学徒”身份掌握特定职业技能。

学徒制是瑞士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在学习期间,学生可获得逐年增长的薪资。这一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灵活的职业道路选择,既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直接进入职场。

对于不热衷于书本知识的人而言,他们也可以通过工作、兼职或农耕等方式,享受舒适的生活。在与瑞士同行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在这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们依然可以选择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而无需一味追求所谓的精英生活模式。



瑞士学生在就学期间享有较为优渥的福利,医疗保健几乎免费。然而,一旦投入职场,医疗保险的费用就会显著上升。面对逐年增长的医疗保险费用,不少瑞士人选择赴国外就医,以减轻经济负担。



瑞士的退休制度也值得关注。男性及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65岁和64岁。退休金的多寡与个人纳税历史紧密相关,缴纳越多,退休后可领取的金额越高。瑞士的养老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包括所有公民必须参加的AHV,所有工薪阶层必须加入的第二层级,以及私人自愿参与的第三层级。

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的个体,我近年来游历了欧洲多国,发现瑞士无疑是其中最安全的国度之一。相比之下,法国、英国、意大利、捷克和西班牙等国家在治安方面存在较为复杂的问题。



在法国,尤其是巴黎,流浪者的数量众多,夜晚独自外出需格外小心。英国的夜晚同样令人不安,晚上十点之前即需返回住所。意大利的情况更令人忧虑,尤其在米兰,夜幕降临后常常感到不安全。捷克的布拉格虽然风景宜人,但寒冷的冬季和流浪者的存在让人不愿夜间外出。相较之下,西班牙的治安状况较好,午夜前的街道相对安全。



瑞士的良好治安与该国全民皆兵的传统紧密相关。瑞士男性公民必须履行兵役,这一制度赋予了瑞士人以坚韧的国家气质。瑞士人通常被认为谦逊、质朴、友善且随和,女性公民更是独立、自信且理性。在瑞士,老年人大都独自生活,不与子女同住。

在瑞士,养狗的居民需每年缴纳税费,费用根据犬只的体重和体型确定。此外,瑞士居民还需接受培训,学习如何妥善照顾自己的宠物。



瑞士人对滑雪的狂热也是其文化的一大特色,从儿童到老年人,几乎人皆会滑雪。然而,滑雪运动也常常伴随着受伤的风险,瑞士人将滑雪留下的疤痕戏称为“白色荣誉勋章”。

每年12月对瑞士人来说是一年中至关重要的月份之一,圣诞节期间的家庭团聚和新年庆典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在瑞士的大小城镇,到处都可以感受到节日的气息:旋转木马上点缀着彩灯,圣诞树上的装饰球闪闪发光,街头的小木屋咖啡店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在瑞士的日内瓦,每年的12月12日是登城节,庆祝该城成功抵御外敌入侵的历史时刻。节日期间,市民们会穿上传统服饰,共同庆祝这一历史事件,并购买装有杏仁糖的“鲁约姆妈妈锅”,由家中的最年幼成员敲碎,与家人分享,以此纪念传说中的女性英雄。



瑞士的交通网络发展程度令人印象深刻。铁路总长度达到5063公里,公路网络约71454公里,徒步路径总长度更是超过66200公里,足以绕地球一圈半。

在瑞士,徒步旅行是一种深受喜爱的休闲活动。瑞士居民平均每年花费60小时享受徒步的乐趣。据统计,超过44%的居民,大约270万人参与过徒步活动。这一数字显示了瑞士人对徒步的热情,而国内400多条标识清晰的徒步路径为此提供了便利。

瑞士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其先进性著称。这个系统覆盖了超过29000公里的铁路、公路和水路,构成了全球最密集的公共交通网络之一。瑞士壮丽的山脉和迷人的火车线路使得乘坐火车成为难忘的旅行体验。冰川快车、黄金快车以及瑞吉山的复古小火车等特色列车,为旅行增添了浪漫与独特的魅力。



公共交通的准时性也是瑞士的特点之一,精确的时间表让乘客能够详细规划行程。尽管票价相对较高,如日内瓦至洛桑的单程票为23法郎,至苏黎世的票价为89法郎,但瑞士学生可通过特定优惠卡减轻经济负担。

瑞士拥有四种官方语言,德语是最主要的语言,尤其在接近德国的苏黎世和卢塞恩等地。法语是第二大语言,主要在日内瓦等法语区使用。在瑞士车站,通知通常会使用这四种语言广播。

在瑞士城市中,停车费用高昂,市区每小时费用约为2瑞士法郎。瑞士对超速驾驶的处罚非常严格,罚款额根据违法者的资产比例计算,最高可达10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瑞士驾照永久有效,因此道路上常见老年驾驶者。



瑞士的驾驶素质被认为高于其他欧洲国家。即使是新手司机,也很少会遭遇按喇叭催促的情况。在交通文化中,行人享有绝对的优先权,无论是出租车还是公交车司机,在遇到行人过马路时都会提前减速停车。

此外,瑞士的自行车道设施完善,每条道路都设有专用车道。苏黎世甚至提供了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然而,某些自行车道的设计仍有改进空间,尤其是那些在人行道和汽车道之间穿插的路段,给骑行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