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已经尘埃落定了,《哪吒2》破45亿,稳稳进入了中国影史票房前10。
至此,两部哪吒终于顶峰相见!
《封神2》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这个春节档,不仅没打过《哪吒2》,也没打过《唐探1900》,就连自己的《封神1》26.34亿也很难超越。
这样的成绩让影迷大为不满,狂热影迷甚至在路演现场狂喷导演乌尔善。
讲真,523被喷一点也不冤。
各种预告片、海报,真是把观众们的期待值都拉得满满的。
可电影一上映,网上的评价就“炸开了锅”,有人疯狂吐槽,有人还在苦苦维护,这《封神2》到底咋回事?
为啥会让这么多观众大失所望呢?
想当初,《封神1》一上映,那可真是惊艳了不少观众。
在它之前,国产奇幻大片大多不尽人意,不是特效五毛,就是剧情稀碎。
可《封神1》不一样,它在电影工业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画面质感、服化道都很精致,纣王、妲己的形象有了新的诠释。
质子团的热血故事也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观众们一下子就看到了国产奇幻电影的希望,满心期待着第二部能更上一层楼,续写封神世界的传奇故事。
我去看《封神2》的时候,进场前那叫一个兴奋,想着肯定能大饱眼福。
可电影刚开始没多久,我心里就“咯噔”一下,隐隐觉得不对劲。
越往后看,失望的情绪就越来越浓,原本的期待就像泡沫一样,“啪”地全碎了。
这和我想象中的封神世界,差得也太远了!
先说说这人物塑造,简直是“槽点满满”。
姬发作为这一部的主角,本应扛起大旗,可他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于适在《封神1》里戏份少,大家没太注意他的演技。
但到了第二部,他戏份多了,问题就暴露无遗。
表情管理基本没有,台词说得干巴巴的,一点感染力都没有。
就拿那句“封神榜一定不能落在殷寿手里!”来说,他喊出来的时候,表情夸张又生硬,影院里好多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而且从剧本角度看,姬发这个角色简直是“人设崩塌”。
论战斗力,打不过邓婵玉和闻仲;论智商,全程没见他出什么好主意;遇到点困难就想着投降,一点领袖风范都没有,这样的男主实在很难让观众喜欢。
邓婵玉这个角色,本来是个亮点。
她的妆造很飒,演员也挺有表现力,把女将军的英姿展现得不错。
尤其是当桥下的男人调笑着唱起“有女怀春”时,邓婵玉完全没有普通女孩的羞涩或者自得,制止了副将用鞭子抽人后,霸气地说出“让他们唱,再大声点!”
可后面的剧情一安排,直接把这个角色“毁”了。
她莫名其妙就喜欢上了姬发,这感情线来得毫无逻辑。
更让人无语的是,她最后没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却死在了姬发怀里,还在死前帮他杀反派,实在让人看不懂。
还有那些奇葩情节,女将军裸体听副将汇报工作,死前还要听艳曲,这些恶趣味的设定不仅低俗,还严重破坏了角色形象。
再看看这特效,简直是灾难现场。
魔家四将一出场,那建模丑得让人头皮发麻。
和几年前的《刺杀小说家》相比,人家里面类似的奇幻角色建模都比这精细、帅气多了。
《封神2》里的魔家四将,就像三个粗糙的蓝精灵,没有一点细节,完全没有神话角色该有的霸气和神秘感。
剧情方面,更是漏洞百出。
邓婵玉在大家都灰飞烟灭的时候,居然有一段独自煽情的时间,和整体氛围格格不入。
混天绫都挡不住的射线,普通茅草房顶却能挡住,这逻辑完全说不通。
杨戬莫名其妙有个女粉丝主动亲他,这段戏份和主线剧情毫无关联,纯粹是为了加戏而加戏。
这么多不合理的地方,让整个故事支离破碎,观众根本没法沉浸在剧情里。
乌尔善导演在《封神1》时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证明了电影工业化的成功。
但到了《封神2》,他似乎有点“江郎才尽”。
一个好的导演,要能把控好故事节奏、人物塑造和整体风格。
可在这部电影里,乌尔善似乎迷失了方向,把恶趣味当成卖点,玩起了低俗的屌丝爽文套路。
他没能掌控好人神大战的宏大故事,战争场景拍得很敷衍,大多是单打独斗和谈恋爱的情节,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不知道乌尔善能不能就此痛定思痛,不要再夹带那么多私货,多一点心思放在剧情和特效上。
不要再把观众当傻子。
(木易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