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法律人,也是一名法律自媒体人,更是一名行政法专业律师,我对澎湃新闻2024年记者节献词《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专业记者挺身而出》印象特别深刻:

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为什么还需要专业记者?数字化生存时代,为什么还需要奔赴现场的采访?流量为王的时代,旷日持久的调查报道到底值不值?人造热搜娱乐霸榜的年代,主流媒体如何引领公共舆论议题设置?

这是新闻业在技术时代的自身求解,也是作为新闻行业的一分子,对自我的拷问。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法律人的拷问。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追问自己:

人人都懂“法律”的时代,为什么还需要专业律师?

数字化生存时代,为什么还需要奔赴现场的调查取证?

流量为王的时代,旷日持久的钻研探究案件到底值不值?

人造热搜娱乐霸榜的年代,专业律师如何引领公共舆论议题设置?

这是我们法律职业在技术时代的自身求解,也是我们作为法律行业的一分子,更是对法律人自我的灵魂拷问。

法律当然要众所周知,“民不知法则威不可测”的时代早已被刑鼎以及法律法规网站所替代,但在人人懂法律的大背景下,仍然需要专业律师,这就像人人都会一些保健常识,但遇到病痛,还得专业 医师上,没有人敢自己对照网上的东西给自己开处方。

尽管DEEPSEEK可以告诉我们一些法律答案,但“两造具备,五听三讯”仍有其必要性,可惜的是,口罩3年已经过去又3年了,许多法院还在强制网络开庭,这怎么能保证公正审理?

在法律服务公司充斥网络的时代,许多法律人难免内心躁动,反问自己“这样执着到底对不对”,但如果我们承认法律是科学,正如被称为法学之源的英国大法官柯克曾说:“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再如美国大法官霍姆斯也说:“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那么我们就知道皓首穷经、钻研法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以上热搜、表演式普法为能事的当下,作为法律人,我们总是想以专业来引领公共舆论议题,总希望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担当。

回首过去的2024年,无论是媒体人还是法律人,我们每个人都生存不易。但我们绝不只是为自己的命运担忧,更多是心忧天下,因为这里面肩负着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一些不足、一些法治的短板,但我们不放弃,我们仍然满怀希望地憧憬2025,因为总得为生活寻找亮色,总得为未来寻求慰藉,总相信明天会更好。

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王学堂律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