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鑫军
正文/2628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陈昌福有话说
最近接到来自我国华东与华中部分水产养殖区域內水产养殖业者送来的信息,从一些种类的越冬养殖鱼类体表出现的疾病症状,我们可以确认是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的前期症状。也就是说自2017年以来,越冬鱼类每年初春出现的所谓“越冬综合征”,又到了即将发生的时间。
这篇小文章的内容是针对一些养殖区域出现的越冬鱼类的症状,根据我们以往防控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经验与防控效果,向广大水产养殖业者提出了现在预防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两点措施。旨在帮助广大水产养殖业者采取正确的方法与措施,避免因为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暴发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
暴发前夕的防控措施
摘要:本文内容是针对华东和华中部分水产养殖区域,已经出现了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提出了对养殖鱼类因“越冬综合征”导致暴发性死亡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优质饲料;免疫调节剂;鱼病预防
自2017年开始,从养殖水体水温还比较低的3月初开始,我国华中与华东部分水产养殖地区的越冬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现象。最初几年,主要是一些摄食性鱼类大量发病,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等(图1)。最近几年,滤食性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也开始发生因“越冬综合征”而大量死亡的现象。
图1 示因“越冬综合征”暴发性死亡的斑点叉尾鮰、鲢和草鱼(个别图片来自网络)
1.
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发病原因
经过几年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已经弄清楚了导致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并出现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內摄取的是劣质饲料的缘故,导致进入越冬期的养殖鱼类体内的能量与营养储存不足,难以充分地满足越冬期间鱼体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消耗的需求,致使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防御机能在漫长的越冬期间衰弱到很低的程度。
当越冬鱼类到了越冬后初春时节,随着水温逐渐上升,养殖水体中常在的各种致病性生物逐渐活跃起来,其免疫防御机能已经衰弱的越冬养殖鱼类,就难以抵抗各种病原生物的感染而大量进入其体内。 由于养殖水体中常在的各种病原性生物的入侵,也成为了导致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发生的一个应激性刺激因子,这些进入到越冬鱼类体内的致病性生物也就成为了“越冬综合征”发生的“帮凶”。
2.
现在华中、华东部分水产养殖区域越冬鱼类的问题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宗水产养殖动物的市场价格低迷,而养殖鲢、鳙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不少养殖业者在一些大水面(主要是水库养殖鱼类)开始大量囤养鲢、鳙,结果导致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量难以满足超量放养鲢、鳙对食物的需求,由于食物不足最终导致鲢、鳙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鲢、鳙也开始出现“越冬综合征”并大量死亡。
现在,根据各地水产养殖业者提供的信息,湖北省襄阳地区部分水库中鲢、鳙(图2)、 枝江、仙桃、洪湖以及武汉市东西湖水产养殖区的黄颡鱼和斑点叉尾鮰(图3),以及安徽省滁州地区的养殖草鱼(图4),均已经呈现出“越冬综合征”的前期症状。
图2 湖北省襄阳地区部分水库中养殖鲢呈现的“越冬综合征”情景
图3 湖北省荆州地区部分地方的黄颡鱼和斑点叉尾鮰开始出现“越冬综合征”的状况
图4 安徽省滁州地区越冬养殖草鱼呈现出“越冬综合征”的状况
3.
对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防控措施
根据过去几年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流行时间与水体温度状况,现在养殖鱼类是正在呈现一些明显“越冬综合征”的症状,尚未出现大量死亡的状况。因此,立即采取正确而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少是可以减少一部分养殖鱼类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的。
3.1 立即开始对养殖鱼类投喂高品质饲料
经过一个漫长的越冬期,养殖鱼类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几近消耗殆尽,亟需获得营养与能量的补充,尽早开始投喂少量高品质饲料,对于防止养殖鱼类自身免疫防御机能奔溃,是很又意义的。如果能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物质(如酵母细胞壁、酵母培养物和黄芪多糖等),可通过增强养殖鱼类体质和调节其自身的免疫机能,达到增强鱼体抵抗病原生物感染的免疫能力。投喂高品质饲料本身也具有调节养殖鱼类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投喂饲料的方法一定要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避免过量投喂饲料造成对养殖鱼类消化系统过重的负担。
3.2 对养殖水体采用优质二氧化氯消毒
鉴于有些养殖鱼类在越冬期间已经受到了一些伤害,出现了体表溃疡等症状。为了避免养殖水体中致病性细菌与真菌感染越冬鱼类,可以才用优质二氧化氯(ClO2)对养殖水体实施消毒,杀灭养殖水体中的部分致病性细菌与真菌。消毒方法是将ClO2)制剂用少量清水火花后,在均匀泼洒在养殖水体中,使养殖水体中的用药浓度打达到0.3mg/L。间隔1天后,再用一次,即可。
对于已经出现“越冬综合征”典型症状的养殖鱼类,千万不可盲目地滥用各种药物,尤其是不要滥用治疗水霉病的药物、杀灭寄生虫的药物和进行所谓的池塘改底、调水的各种“神药”。滥用药物的结果只能是加剧患病鱼类的死亡速度。
建议从患病鱼类体内分离致病性细菌,针对分离菌株完成药物敏感性测定后,筛选对致病菌敏感的水产用抗微生物兽药,定量添加在养殖鱼类的饲料中投喂,是帮助患病鱼类尽快痊愈的正确方法。采取每天投喂1次药物饲料,连续投喂5天为一个疗程。
投稿联系郑记者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周鑫军。
编辑:郑燕云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