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回到家,小刘听到妈妈总是咳嗽、咳痰,便劝她:“妈,你这咳嗽是不是有段时间了?赶紧去医院看看吧,别拖着了!”

刘妈妈却不以为然:“没事,多喝水就好了,就是嗓子里老觉得有痰咳不出来。”

小刘有些担心:“妈,咳嗽咳痰不光是嗓子的问题,可能是肺部或气管有炎症,早点检查,早点放心。”

刘妈妈没好气地回应道:“哪有这么严重?……”

很多人平时出现咳嗽、咳痰并不以为然,觉得多喝点水或者吃点止咳糖浆就完事,但有时候咳嗽真不是小事,尤其是长期不愈的咳嗽。



一、咳痰是呼吸道自我保护,或与5种疾病有关

痰液其实是气管、支气管、肺泡产生的分泌物,与细胞、黏液、灰尘及某些坏死产物混合而成的。一般来说,人体分泌的痰液很少,有保持黏膜湿润的效果。

正常情况下,人们很少咳出痰液,大部分的痰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会经过咽部进入到胃里

为什么会出现咳痰增多的情况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张思莱介绍:当人体呼吸道黏膜受到细菌、过敏原、病毒等的刺激后,痰液分泌会变得旺盛,以此来黏附、清除这些刺激物。一般痰液会随着呼吸道往外走,最终伴随着咳嗽被咳出体外,所以咳痰也是呼吸道感染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长期咳嗽咳痰,除了有可能是肺部疾病之外,还有可能和多种疾病有关。

心血管疾病:左心衰引发肺水肿、肺淤血,受体循环影响导致静脉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可能会引起咳嗽。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喉结核、咽喉炎、喉癌、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引发咳嗽、咳痰的症状。

胸膜疾病:自发性气胸、胸膜炎、胸膜间皮瘤等胸膜疾病,会引发咳嗽症状。

中枢神经因素:如果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或损伤,比如脑卒中、脑肿瘤或帕金森病等,可能会影响咳嗽反射的调节,导致咳嗽频率增加或咳痰现象,还可能会伴随头痛、肢体无力或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

其他因素导致的慢性咳嗽:胃食管反流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心理性咳嗽等因素,可能会引发慢性咳嗽。



二、白、黄、粉、棕、绿…不同颜色的痰分别代表什么?

正常的痰液应该是灰白色、无味,有一定粘性的,但也会有其他一些颜色、形态的痰液。不同颜色、形态的痰液对应的疾病不同,平常要学会观察痰液,如果痰液异常的话就要提高警惕!

1、白色

出现白色黏性痰液,多是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初始阶段可能只有白色粘液痰或者是比较粘稠、不容易咳出的浅白色痰液。

2、黄色

黄色脓性痰多提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肺部混合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是黄绿色黏稠块状痰液,要小心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红色或棕红色

痰液内有血液或血红蛋白,多见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4、铁锈色

痰液呈铁锈色,多见于肺炎链球菌引发的大叶性肺炎或肺梗塞。



5、黑、灰色

痰液呈现黑色或灰色,多见于煤炭、石粉、炭末、铁末等肺尘埃沉着症或吸烟过多的人群中。

6、棕褐色

阿米巴肺脓肿或者阿米巴肝脓肿冲破支气管,可能会引发棕褐色痰液。

7、绿色

绿色痰液更多见于嗜血杆菌感染、肺部铜绿假单胞菌及严重黄疽患者。

8、粉红色

痰液呈现粉红色泡沫状,同时伴有燥郁、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症状,可能是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所致。



三、张仲景的一张药方,扫清体内多余的痰液

中、西医有关“痰”的概念是不一样,西医认为痰液是一种分泌物,而中医则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与脾、肺的关系最为密切。

其中,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贮痰之器,如果脾的阳气不足,寒气过盛,水液就难以运化,进而形成痰液。

从中医的角度如何祛痰止咳呢?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给出了《苓甘五味姜辛汤》的祛痰剂。

这个祛痰剂的组方由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等五种中药组成,可用来缓解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患者出现白痰多、咳嗽等症状,多是中焦脾胃虚寒所致,如果再外感寒邪,就可能导致肺部水液失常,痰饮形成变多。

这个时候可通过温散寒邪来缓解,干姜可温肺暖脾,以化痰饮散湿气,细辛能温肺散寒,再通过茯苓健脾利湿,以减少痰湿形成,之后用五味子收敛,用甘草调和。



很多人都有过咳嗽咳痰的经历,其实导致咳嗽咳痰的原因很多,如果出现长期不见好的咳嗽咳痰最好及时就诊排查。中医理论中,名医张仲景的祛痰剂就是一味不错的药方,可清除体内多余的痰液。

参考资料:
[1] 《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检查痰?》.达州市中心医院 .2024年09月14日
[2] 《【健康科普】咳痰:呼吸系统的警示信号》.零陵区中医医院.2025年01月09日
[3] 《白、黄、粉、棕、绿…不同颜色的痰分别代表什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4年12月10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