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通过燃烧或加热艾草等材料,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调节气血、防治疾病。
一、基本原理
1. 传统理论
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热力与药效结合可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艾草性温,燃烧时渗透力强,能驱寒湿、补阳气。
2. 现代解释
研究认为,灸疗通过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并可能激活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icon。
二、适合于应用在下面这些病症
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icon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1、痛症:损伤、风湿icon、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icon等症引起的疼痛。
2、鼻炎icon: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icon。
3、眼疾:干眼症、视疲劳、近视、远视、视神经萎缩等。
4、耳疾:耳鸣icon、耳聋、中耳炎icon、突发性耳鸣icon、老年性耳鸣等。
5、妇科病:痛经icon,月经不调,输卵管堵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icon,慢性盆腔炎icon,不孕症icon、乳腺增生icon等。
6、内科疾病:慢性胃炎、肠炎icon等。
7、减肥:各种肥胖症icon、产后修复等。
三、下面的情况应用是禁忌的
1、实热证、阴虚发热icon、邪热内炽者禁灸或慎灸。
2、中暑icon、高热、昏迷icon、青光眼icon、出血性疾病、高血压危象、呼吸衰竭icon、哮喘icon、心脏病、肺结核icon晚期大量咯血者及无自理能力者禁用。
3、乳头、外生殖器及孕妇腹部、腰部不宜施灸。
4、一般空腹、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极度疲劳、体质虚弱者不宜施灸,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
5、对艾过敏者。
灸疗作为自然疗法,兼具文化传承与实用价值,合理应用可成为健康管理的有益补充,但在应用中要理性看待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