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沟通公益团队和弱势群体“爱心联络点”,是足迹遍及四省的“移动献血站”,是器官捐献志愿者,他说,如果有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还能最后一次奉献爱心,让爱在世间延续。

邵伟志,海伦市总工会网络宣教文体部长、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海伦站主任,绥化市人民监督员、市法院陪审员,2013年他在一次救援时摔伤头部,落下了终身残疾。作为一名视力残疾人,治疗眼疾高昂费用,一度让他陷入困境,面对命运对他开的玩笑,倔强的他没有屈服,用东北人的洒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他在长达十四年里,志愿服务700余次,为残疾家庭捐款3万多元。携手好友资助留守儿童4万多元。2024年送清凉,免费为市民发放饮料共2000多元,组织为小学28名留守儿童过生日,捐赠蛋糕、水杯、小糕点,共3700多元。联合养老院为25名老人过生日,购买蛋糕水果小礼物2300多元,购买粮油,组织大家为残疾家庭、环卫工包饺子送温暖、元宵节组织大型猜灯谜、爱心义诊、心理咨询等多样化的公益服务项目,助力中小微企业宣传产品搭建平台,为市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帮助,让市民深切感受到温暖与关爱,他心里始终承载着大爱奉献精神,他的公益经历成就了一部传奇。

小诗佳是他资助孩子中的一个,爸妈离异,10岁的她双目失明和奶奶生活,本地没有盲文老师,至今没有上学,他每次看望她都带去生活用品,到哈尔滨联系盲文学校。购买盲文书籍,亲自教她学盲文。依托阳光志愿者协会及爱心企业,帮扶困难家庭600多户,捐赠物品折合20余万元。尽管他的生活状况有些艰难,面对注定崎岖的人生路,他没有沉沦、没有消沉气馁,在公益路上砥砺前行,在爱心灯岗上依然照射光明。

公益就像磁场,志同道合攒聚能量。尽管他眼有残疾,但从未放弃手中“接力棒”。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由他创建的团队已吸纳志愿者570多人,他说,如果自己的微笑能让别人感受温暖,自己的奉献能让别人渡过难关,他将带领志愿团队把爱心洒满家乡大地。

作为省岗位推荐官,他带领团队开展就业招聘会,组织就业培训50余期,参加培训3000余人,为求职者提供400余岗位,帮助近百人,作为平凡的志愿者,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说如果自己的帮助能让别人走出困境,自己将永远不会停下做公益的脚步,直至生命的最后。



为起到模范引领作用,他构建起以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的“爱心联动”模式,打造“为爱奔跑”“关爱夕阳红”“倡导新婚观”“爱心义剪”等项目;带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中来,打通服务百姓民生最后一公里。利用开展婚恋交友会,促成多对单身人士走进婚姻殿堂。使新婚观逐步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该项目被省平台国家级媒体中工网报道。他利用劳动关系协调师专长,带领“服务队”为职工群众普法宣讲。为企业和个人追回拖欠款230多万元;这些实事好事,彰显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烘托的是志愿服务无私精神。

疗愈心病是他走出的另一条爱心奉献之路。2016年,他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证。租赁办公室,为贫困生提供免费住宿,为有需要帮助的人作心理疏导,在他的帮助下,几十个孩子从抑郁中挣脱出来。家长们写感谢信、送锦旗……这些感激和暖心的时刻,都是他前进路上的动力,他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特殊群体,用爱帮助更多孩子向阳而生。

几年来,他先后获得龙江好人、省优秀宣讲员、优秀志愿者、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优秀记录者、绥化道德模范、普法优秀工作者、优秀政协委员、抗疫最美战士、“红衣战士”优秀科普人物、海伦道德模范、绥化机关工匠、省产业工人诗歌类三等奖、省摄影大赛入围奖、2024杰出贡献奖、海伦百名优秀专家人才等荣誉称号。



“生命因温暖而迸发力量,人生因感动而勇毅前行。只要向善而行,每个人都能积小善成大爱,凝聚起令人震撼的非凡力量。”有一种生命充满活力,有一种追求需要奉献,邵伟志十四年如一日的坚持,坚守的是信念和执着,坚守的是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志愿者,他以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行动,正感召着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加入到献爱心,送温暖的行列中来。(记录者:徐中琦)

责任编辑:吴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