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王女士在家人陪伴下从湖北武汉再次来到了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距离她上次在这里接受治疗才刚刚过去不到两个月。王女士受重度抑郁症困扰21年,不仅没有任何快乐,每天都感受到莫名的苦痛,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受罪”,轻生意愿非常强,多年来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这次发作还出现了更可怕的现象:躺在床上不说话,不吃不喝,只求速死。医学上称为“木僵状态”。这可吓坏了家里亲人,每天需要5个人轮流看护,除在当地著名大医院尝试所有可用手段外,也远赴北京和上海著名医院就诊,均无济于事。王女士被医生告知她患有“难治性抑郁,伴自杀倾向,木僵状态”,传统精神科手段已束手无策,并推荐她去尝试安建雄博士创建的快速抗抑郁疗法。王女士的儿子将信将疑,但实在没有办法,如此等待死路一条,也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长途跋涉来到位于风筝之都潍坊的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安建雄亲自为王女士实施了超快速抗抑郁,次日又安排了“两快一滴定”,用于测试后续居家病人自控睡眠调节方案。就这样,短短两天便完成了一个疗程的治疗,王女士状态奇迹般地开始逆转,最终实现了从“五口人全天陪护”到独立照顾家人、料理家务、驾车出行的蜕变。
患者王女士儿子感慨:“过去二十一年尝试过各种药物和手段治疗,但要么无效,要么停药后效果反弹。上次接受安建雄教授团队超级电休克和“两快一滴定快速抗抑郁”治疗后,她快速且平缓地恢复。我们家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四五个人照顾她一个人,如今她不仅可以照顾家人,还能做饭、开车。”
如今,王女士重新融入了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带着对未来期望和对安建雄教授的感激之情,她专程来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第二疗程的治疗,巩固治疗效果。
以患者为中心,探索“慢病快治”新路径
“以往都认为慢病都只能慢治,实际上我们用创新手段可以对某些慢病实施快治。”安建雄教授介绍,抑郁伴失眠是当今世界难题,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暨附属医院主要领导支持下,安建雄成立了专门团队,将快速抗抑郁、仿生睡眠滴定、居家病人自控睡眠调控、超级电休克和超级磁休克等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多模式超快速抗抑郁和抗失眠创新诊疗体系。这些创新诊疗不仅大幅缩短抗抑郁和抗失眠起效时间,而且副作用明显降低,远期疗效显著提高。多模式快速抗抑郁的临床应用,改变了以往抑郁和失眠“慢病慢治”的治疗模式。
安建雄教授指出,超快速抗抑郁中“超级电休克”与常规的改良电休克治疗有明显差异。由于常规电休克治疗通常需要6-12次才起效,几乎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记忆力减退。一般认为,电休克是通过刺激颅脑后脑细胞癫痫波发作而发挥治疗作用,安建雄在2010年调研时发现,常规电休克的麻醉都采用短小麻醉,治疗窗口不超过十分钟,发挥治疗作用的癫痫波发作时间不足可能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随后的五年里,安建雄通过延长麻醉时间,精准监测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等措施,保证电休克治疗成功率100%,称之为“改良的电休克再升级”,主要成果于2016年发表在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官方杂志。
既然电休克治疗依赖于癫痫波发作,能不能一次麻醉下就让癫痫波足够地发作,减少治疗次数从而减少其副作用以及时间和经济成本呢?
安建雄博士带领团队于2024年初对改良电休克二次升级,成功实现了一次麻醉可任意诱发癫痫波发作时间,形成“超级电休克治疗”,并实现了每个疗程只用1-2次电休克,不仅起效快,而且记忆力损伤显著减少。上述发现证实了安建雄最初的假设:改良电休克治疗损伤记忆不只是因为癫痫波发作,反复多次麻醉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足够深的单次麻醉手术很少引起记忆障碍”,长期从事麻醉与记忆研究,而且成果颇丰的安建雄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但短期内反复多次麻醉和手术记忆力损伤的几率增大”。
与以往一样,安建雄并未满足于超级电休克创新技术,他将超级电休克与静脉快速抗抑郁(两快一滴定)和居家病人自控睡眠联合使用,形成了“多模式超快速抗抑郁”创新诊疗体系,这是迄今最强大,也是起效最快、效率最高的抗抑郁手段,实现了联合当下最有效抗抑郁措施1+1>2的协同效应。仅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建雄团队就为2千多难治性抑郁患者实施了多模式(超)快速抗抑郁治疗,其中有近四百是自杀倾向者,经过一次治疗后自杀意念即消失,实现了当日出院“慢病快治”的新理念,这是我国麻醉创新诊疗学科带头人安建雄博士继“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等睡眠医学领域创新工作后,又一项原创性贡献。
每当安建雄教授开放门诊挂号,诊室门口都挤满了全国各地和境外前来求医的患者。不同于传统的精神科,就诊患者基本都是药物无效的难治性抑郁。安建雄“超快速抗抑郁”诊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正在让求医无门的难治性抑郁患者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再次融入家庭和社会。
引领全球麻醉创新诊疗的“中国方案”
从创建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到发起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医学学组、麻醉创新诊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的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术组织,再到我国第一个“超快速抗抑郁中心”,安建雄教授和团队引领了一场从“手术室麻醉”到“难治性疼痛与失眠创新诊疗”的范式革新,也让国际同行见证了麻醉创新诊疗的“中国方案”。
在安建雄教授的带领下,其团队不仅专注于临床实践,同时也致力于学科建设和治疗方法的推广。安建雄教授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中国分会创始人,其团队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英文论文80余篇,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麻醉创新诊疗学》,主导制定多项行业专家共识。安建雄教授先后发起成立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睡眠医学学组和创新诊疗学组,举办《睡眠医学中国行》全国巡讲二十余期,《麻醉创新诊疗学术带头人培训》十期,培养了一大批失眠和疼痛创新诊疗人才,覆盖了除港澳台和西藏外我国所有省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安建雄博士工作室”十数个。在国内,安建雄不仅通过广州、北京等等一线城市,还特意在甘肃金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广西柳州和南宁等偏远地区设立麻醉创新诊疗工作室和示范基地,通过远程会诊与属地化治疗惠及更多患者,推广普及创新诊疗技术。安建雄团队和同行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国在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已经确立。安建雄正通过发表英文论文发表、与匹兹堡大学等著名发达国家同行交流等措施,试图推动“麻醉创新诊疗”理念和技术为更多国际患者服务,推动全球失眠、疼痛和抑郁等情绪障碍性疾病诊疗技术更新迭代。
超级磁休克或将再度改写精神疾病治疗
超级磁休克治疗是基于电休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崭新的一种抗抑郁和抗精神障碍先进手段,可以更精准地针对病变脑区进行刺激,诱发癫痫样波,试图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电休克的副作用。但常规磁休克与电休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一样,需要多次反复治疗,不仅时间和经济成本高,短期内多次反复麻醉可能会增加认知损伤发生率,安建雄团队采用超级电休克原理,一次麻醉下多次刺激延长脑癫痫波发作,从而形成“超级磁休克”创新治疗体系。
“磁是一种很有魅力的技术,大众都知道磁共振检查和磁悬浮列车的神奇”,安建雄博士介绍说,未来超级磁休克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它不仅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磁”的认知,还将为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精神疾病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在抑郁与睡眠医学领域,安建雄教授团队以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中国原创解决方案。从患抑郁症21年病人的“新生”,到“超级磁休克”的未来蓝图,安建雄教授用麻醉学的跨界创新,正在改写现代医学对慢性抑郁失眠和疼痛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认知。他和团队也正以“中国速度”推动诊疗技术普惠化,让更多患者告别漫长煎熬,重拾生命光彩。
安建雄,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我国失眠与疼痛创新诊疗学科带头人,多模式睡眠和快速抗抑郁诊疗体系创始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学客座副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民盟中央卫健委副主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创新诊疗研究院创始院长,附属医院疼痛与失眠医学中心主任,快速抗抑郁中心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四院脑病研究所(筹)所长,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
发表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及慢性失眠全神经损伤新学说;建立新型丘脑痛、三叉神经痛和臂丛神经痛动物模型;临床疼痛用“两弹一调控”替代传统的激素注射和神经损毁术;在睡眠医学领域,提出“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新概念,创建“两快一滴定”方案解决抑郁与失眠共病难题;发现偏深静脉麻醉降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及其细胞骨架和分子马达机制;创建第一个新冠后遗症多学科诊疗团队;2016年在国际电休与神经刺激协会官方杂志发表《改良电休克再升级》,使改良电休克癫痫波发作成功率达100%,2024年改良电休克二次升级,可以一次麻醉下让脑癫痫波发作发作次数和时间任意延长,形成“超级改良电休克”(super MECT);2024年春天建立第一个“高考睡眠门诊”。安建雄团队联合超级改良电休克与静脉快速抗抑郁,配合居家睡眠调控,对严重抑郁失眠伴自杀倾向、幽闭恐惧症、重度精神分裂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等进行干预,获得良好效果,形成当下起效最快,作用最强抗抑郁焦虑和精神疾患解决方案,称为“超快速抗抑郁 ultra rapid antidepression”。2025年春节期间,安建雄带来团队精心准备,率先完成超级磁休克,以及磁休克复合两快一滴定的“超快速抗抑郁”。
安建雄博士1999年留学英国St.Thomas医院,2001-2004年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治医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兼麻醉、疼痛与睡眠(重症)医学中心主任,2024年兼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脑病研究所(筹)所长,麻醉科学科带头人。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学组发起人、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创新诊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务委员、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发起人和组长,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围术期医学会麻醉与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工作组发起人和组长。《手术》杂志副总编辑、《医学参考报-疼痛专刊》副总编辑。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8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2018年被中国医师协会评选为“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2020年第六届医学家峰会上获“十大创新医学专家”,排名第一。
近十数年来,安建雄用实际行动带领团队谱写了一系列动人故事:2013年1月30日,来自甘肃的渐冻人吕元芳怀胎十月即将临产,此时正值隆冬,住在临时租来的四处漏风的民房,身上只有网友捐的60元人民币,母胎生命垂危,在没有医院敢于伸手救治之时,安建雄博士第一时间向医院主要领导提出免费救治,并全程负责剖宫产麻醉与重症监护工作,母子平安。中央电视台“为你而战”节目为吕元芳全家获得数十万元捐款回甘肃创业,整个过程牵动无数百姓的爱心,用医生的爱心谱写了一曲动人故事。 一年后即将临产的著名高位截瘫体操名将桑兰慕名找到安建雄,安建雄带领团队顺利完成桑兰剖宫产麻醉和重症监护,母子平安。王甲是我国最著名渐冻人,2020年因大面积压疮(褥疮)病危的王甲,生命垂危,全身瘫痪,严重感染,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此时正值春节后百年一遇的瘟疫肆虐,安建雄团队以大无畏的白求恩精神果断接收王甲,通过组织全世界多学科顶级专家,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斗争,王甲终于获救回家。2023年春,83岁北海舰队退役舰长身患严重新冠肺炎,在某院重症医学病房住院2月无法逆转病情,安建雄将患者接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用创新疗法快速逆转病情,三天下地行走,2周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