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收藏讯 在五代十国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诞生了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钱币,永平元宝就是其中之一。永平元宝由前蜀高祖王建在永平年间(公元911-915)铸造,不仅是前蜀早期货币体系的重要代表,更是蜀地钱币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品种之一。本篇就与大家分享与永平元宝相关的历史信息及精彩拍品。


五代十国时期部分势力疆域示例图(图片来源:网络)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出生于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他在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立下大功,从而跻身神策军将领之列。然而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被排挤出朝堂,出任利州刺史。但王建凭借卓越的才能不断积蓄力量,扩充自己的势力版图。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欲投奔成都,却遭到陈敬瑄的阻拦,于是果断开启了攻打西川的征程。历经三年艰苦鏖战,王建成功拿下西川,被朝廷封为西川节度使。

此后,王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先后降服或击败了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一举占有两川、三峡,拿下山南西道。天复三年(903年),唐昭宗封王建为蜀王,此时的他已然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割据势力。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建不愿臣服于后梁,随之自立为帝,建立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是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


五代十国永平元宝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环球2020年4月-钱币(#20)

王建在位期间,展现出了优秀的治国理政能力。他广纳良言,积极选拔贤能俊杰,将众多人才纳入麾下;同时,他深知农业是国家根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得原本社会动荡不安的蜀地逐渐恢复平静,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经济状况也逐步改善。司马光曾评价他:“蜀主虽目不知书,好与书生谈论,粗晓其理。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五代十国永平元宝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李伟先旧藏古钱

永平元宝作为王建在位期间的重要铸币成果,是前蜀改元永平时铸造的首个年号钱,其采用青铜材质,版式为小平钱,依据铸造时间的先后,分为早期的大样和晚期的小样。钱币呈圆形方孔,存在“永”字缺、圆穿、背月纹等多种版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文字纤弱的“永平通宝”小钱,有观点认为可能是安南所铸。

与五代十国时期其它受到政权动荡而影响的钱币铸制情况类似,永平元宝的铸工也是略显粗糙,面文也不够精细。其钱文采用隶书,旋读;其中“永平”二字趋近于真书,尤其是“平”字,短拙肥壮,均可称别具一格。它的直径约2.1-2.4厘米,重量在2-4克左右,没有使用铅锡等材质铸钱。尽管名为“元宝”,但永平元宝较为薄小,这或许暗示着它在当时是作为一种虚值钱币发行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通货膨胀情况。


五代十国永平元宝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北京诚轩2008年秋拍

在王建所铸造的几种年号钱中,永平元宝传世数量极为稀少,近年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也有了一些新的出土发现。例如,1993年在内蒙古挖掘出一处辽末钱币窖藏,重达38公斤,其中有一枚永平元宝,重4.3克;2003年,在四川省彭山县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了北宋钱币窖藏,钱币发现后曾流入民间,工作人员在追回的400公斤钱币中,找到过一枚永平元宝,重4.1克。

综上所述,永平元宝作为前蜀时期所铸货币,不仅承载着当时的经济信息,更反映出王建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它的稀有性和独特性,使其成为研究五代十国历史和钱币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相当的历史和收藏价值。

声明:首席收藏网(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