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电视剧里面的人,特别是富人,动不动 就拿出一锭银子甚至金子,来买东西。从夏商周,一直到清朝,普通商贩是没有那么多纸币或铸币给他们找零,富人也不会那么大方地把钱送人。
那么,古人 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钱币呢?
秦代半两钱
秦汉至隋唐:铜钱主导的货币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钱币进行了改革,统一各国的钱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五铢钱。五铢钱作为人们使用的主要货币,流通时间长达734年。
在这一时期,黄金还没有进入流通流域,只是作为官方赏罚使用,比如汉武帝曾赏赐卫青黄金50斤。
汉代五铢钱
宋代:纸币兴起的突破性尝试
北宋时期,人们开们开始使用纸币——交子。但是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还是以铸币为主,交子主要用于大额交易。
与此同时,白银也开始货币化,但还没有成为主要支付手段。只有富人或者商人经商使用。宋朝艺人李师师每天要花费五十两白银。
元明:纸币与白银并行的过渡时期
元代时期,出现了另一种纸币——中统元宝交钞。明代以白银+铜钱本位,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购买一石米需0.7两白银。
元代中统元宝交钞
清代:白银主导的货币成熟期
清代延续“银钱本位”,日常小额交易用制钱,如康熙通宝,大额消费用银锭或银元,如马蹄银。道光年间猪肉每斤50-80文(约7-11元),《京师琐记》记载剃头匠月收入约白银三钱,可购1.5石米。
清代马蹄银
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易方式就是以物易物,直到现在还是可以看到。金银主要是作为财富象征和官方支付工具使用,即便是货币化程度比较高的明清时期,金银依然不会出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