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会倒计时正式开启!4月13日至10月13日,为期184天的“世界展览”将以“设计未来社会,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吸引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预计参观人数将突破2800万。
此次世博会将有哪些让人着迷的亮点呢?不妨一起来先睹为快!
为了举办此次世博会,大阪启动了人工造岛计划。这座位于大阪湾区域的人工填海岛屿名为“梦洲”,寓意着大阪市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未来,“梦洲”会被打造成全新的商业和娱乐中心。
岛上的世博园区占地约1.5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宁静森林”环绕着8个由顶尖制作人打造的特色展馆,包括海外馆、日本国内馆和联名馆等,展现各国文化与技术,提供真实与虚拟的交融体验。
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巨型“木环”回廊 (大屋根),以其独特的木结构设计和可持续理念,成为全球建筑界的焦点。
这座由日本著名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的环形建筑,长2000米,直径615米,高12至22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设计灵感源自日本传统木结构工艺“贯” (ぬき),通过柱梁纵横交错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建筑创新结合,展现了木材在现代大型建筑中的巨大潜力。
“木环”不仅是一项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空间杰作。它宛如一条纽带,巧妙地将世博园区的各个展馆与广场紧密相连,构筑起游客探索园区的主要路径。
精心设计的无障碍绿色屋顶被葱郁的绿植与绚烂的花卉覆盖,宛如一座悬浮于空中的花园仙境。
大屋根约有5000个照明装置,以不同的方式点亮通道及天花板。屋顶部分的绿化带里设置了约500株带有LED光源的“照明草”。世博会开幕后,从日落到晚上10点闭场,这些装置将持续亮灯,在黄昏、入夜和夜间3个时间段呈现不同亮度和色调,并反映出季节的变化。
中国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华书简”,其设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书简长卷的雅致韵味之中,设计核心在于借助鲜明而深厚的中国元素以及浓郁的文化氛围,生动诠释中华文化中崇尚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即“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建筑外观巧妙模拟了连绵不绝的中华书简形态,以温暖的竹黄色调为主,融合了竹、汉字、书卷等辨识度极高的文化元素。
最酷的展馆之一当属奥地利展馆,巨大的木质螺旋雕塑象征着奥地利的音乐旅程,同时也强调了可持续性和互动性。
奥地利馆以“奥地利——构建未来”为主题,通过独特的展览设计,展现了奥地利丰富的音乐遗产、文化特色以及其在未来转型和创新方面的努力。
可持续性不仅是展览的主题之一,也体现在展馆的建设中。这个巨大螺旋雕塑的主要原材料是木材,而五线谱使用螺丝替代胶水,使螺旋的各个组件可以完全拆卸并多次重新组装,这意味着这些组件可以在2025年世博会结束后被回收利用,例如用于公共区域的屋顶。
比利时馆以“拯救生命”为重点,探索水的普遍意义及其在创造和维持生命中的重要作用。该展馆通过细胞的隐喻强调水与生物的相互联系,旨在反映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比利时与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水的发展到通过安特卫普等港口的国际贸易路线,都强化着展馆的主题。长期以来,水也是比利时艺术家和思想家有关生命和灵感的象征,是国家身份的独特代表。
荷兰馆的主题是“共同点:共同创造新曙光”,强调致力于促进相互理解以应对全球挑战。展馆采用圆形设计,中心有一个显眼的发光球体,象征无限清洁能源的新时代,类似于“人造太阳”,预示着由可持续资源驱动的未来。
展馆整体是一个完全圆形的结构,中心是一个人造太阳,代表着对合作赋予未来力量的承诺。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无限水能的可持续新技术,感受它在促进能源转型进步方面的作用。
松下集团的展览馆“NO MO NO KUNI”秉持着“释放你的思想、身体、自我与世界”的哲学理念。置身于人与自然360度循环互动的“720度循环”之中,该展览馆致力于启发参观者理解“互联世界中的自我”以及“想象力的力量”。
瑞士馆可能是此次展馆中最为轻盈的展馆,由巨大的轻量化嵌膜组成,人工与自然相互构建了无限蔓延的和谐生态。
阿联酋展馆则是以巨大的椰枣树作为馆内支撑,将传统木制建筑与传统材料相结合,成就了这独特的造型。
德国馆七个独立的圆形建筑被植被覆盖,全方位展现着自然共生的和谐生态。
波兰馆则是一座巨大的木制建筑,世博会期间,馆内将全天播放肖邦的音乐,展现波兰对于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和谐共生的探索。
看完这些亮点,你是否也开始期待这次大阪世博会了呢?每一次世博会都展示着人类美好的共同愿景,或许这样的交流,正是我们通往向往中“明日世界”的大门。
© 本文为 Cc 主义 独家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 ccfoundation
侵权必究
重返“金银岛”!梵克雅宝如何讲述海盗传说?
殿堂级电音巡演,到底什么样?
艺术接管新加坡!一场跨越十年的感官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