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正式开放的黄浦区文化中心,凭借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已成为黄浦区又一引人注目的文化新地标。这座以“咫尺山水、城市梯田”为设计理念的建筑,不仅外观别具一格,内部更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功能,引发了市民的无限期待。随着正式与公众见面的时间进入倒计时,记者也提前进入到文化中心内部,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看看除了已经亮相的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外,里面还有哪些会让市民惊喜的空间和功能。
黄浦区文化中心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建筑外观以“咫尺山水”为意象,层层叠叠的造型宛如“城市梯田”。这一设计不仅赋予了建筑独特的美感,更体现了对城市文化生态的深刻思考。走进文化中心的大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进行最后的调整。这座新文化馆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相比老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从1.2万平米扩展至4.5万平米,规模大幅提升,功能更加多元,成为一座集展览、演出、创作、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综合体。
一层以展览展示空间为主,适合举办艺术展览、文化主题展等,为市民提供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二层至五层专为演出活动设计,可承办音乐会、戏剧、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成为城市文化演出的核心舞台。六层以综合排练功能为主,为艺术团体提供专业的排练空间,助力文化创作与艺术实践。七层设有雅庐书场和群文活动中心,适合举办文化展示、讲座、读书会、小型沙龙等活动。八层群文创作中心,为文化创作者提供专属空间,激发灵感与创意,成为城市文化创新的孵化器。
新馆的建筑设计不仅注重功能性,更强调人与空间的互动。大面积落地玻璃的运用,让自然光充分洒入室内,营造出明亮、开放的氛围。市民在参观展览或参与活动时,不仅能享受文化的滋养,还能透过玻璃欣赏城市景观,感受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六层和七层的空间设计极具灵活性,几乎所有房间都配备了可移动的平板电视,里面的桌椅也可以根据活动内容随时调整摆放位置。七层的移动隔断设计更是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能够快速适应不同活动的需求。而三层的大上海剧场更是拥有承接一流水准演出的能力。“这个剧场虽然是区级场馆,但是它是一个标准的现代化剧场,能够满足一流的作品在这个舞台上呈现。”上海黄浦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张雯雯说。
黄浦区文化中心将在2月24日(下周一)正式和市民见面。它将通过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促进市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文化创新。同时,新馆也为本地艺术家和文化团体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助力城市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记者 / 盛寅敏
编辑 / 张姗
图片 / 黄浦区文化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