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成镇文柏村委会翰苑新村,一处投资1500多万元的木薯种植加工基地,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近年来,东成镇的木薯产业持续发力,种植规模不断拓展,一条涵盖种植、加工、冷链、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已颇具规模。不仅如此,该基地通过免费为周边村庄农户提供木薯种苗、种植技术指导,收获时再进行回购,实实在在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添砖加瓦。


▲工人开勾机采挖木薯。

踏入东成镇的木薯种植地,木薯收获机的轰鸣声奏响丰收的乐章,硕大饱满的木薯破土而出。村民们穿梭在地里,忙着收木薯、打包、搬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木薯地里是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公司扎根东成镇种植木薯已有数年,目前在寨脚村、文柏村、平地村、里仁村等多个村落种植木薯2000多亩,选用的木薯苗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发的优质品种——华南九号。”海南晨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杰介绍说,眼下,部分村庄的木薯迎来收获季,自2月13日起,已陆续产出约15吨木薯。这些木薯通过直发鲜货和去皮真空包装两种方式,畅销至广西、上海、深圳等地,市场需求旺盛,前景一片大好。


▲去皮真空包装木薯产品。

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食用木薯产业链,在东成镇政府的助力下,该公司引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设计的全自动化木薯粉深加工设备,该设备全力运转时,每日可加工30吨木薯粉。同时,配套建设的冷库为鲜木薯的储存提供了保障。至此,从种植、加工到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已然形成,吸引了众多国外农企前来参观考察。东成镇政府还积极指导公司注册“儋东”牌商标,提升木薯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让东成镇的木薯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据了解,近年来,东成镇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村民增收,组织脱贫户、监测户参与培土、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如今,不少村民在家门口的木薯种植基地务工,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韦雪梅 通讯员陈治广

编辑:李佳峰 审核:陈钟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