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正式成立之前我党便有重视政治干部的传统,也确实通过这一做法,使得整支队伍无论是思想性还是凝聚力都得到了提升。



我国的大军区级单位一般设有党委会,按理来说,党委的第一书记就是第一政委,但是在广州军区,身为党委第一书记的刘兴元中将是第二政委,而第一政委韦国清上将却并未拥有党委第一书记的职位。

也因为如此,不少人纳闷,既然广州军区的情况如此特殊,那么这两人到底是谁说了算?

身兼数职的第一政委

之所以广州军区会出现第一政委不是党委第一书记的情况,主因在于韦国清上将在1956年时,就被中央安排前往广西工作,他在广西的数十年里从省长一度坐上了省委书记的位置。



尽管他同时是广州军区的第一政委,但毕竟作为广西的主官,大多数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广西的。也因为如此军区的工作,韦国清一般不会进行管理,而是让第二政委刘兴元中将负责。

同时刘兴元也是广东省的第一书记,为了便利他工作的开展,组织索性任命他做了广州军区党委的第一书记。虽然这一情况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过,但也算是广州军区因地制宜的结果。

韦国清上将出生于1913年9月,他的父母都是江西东兰县的壮族人。从他出生后,就没有过上过好日子,因为家里连饭都吃不起,也没人提议让他去读书。也因为如此,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一起下乡种地。



同年的这段经历,让韦国清无比明白穷苦人家的不易,所以他从那时开始就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底层人的生活处境。

稍微长大后,他的父亲成日里在农民联合会帮忙,不过12岁的韦国清也积极主动要求跟着一起前去奉献力量。也因为如此他懂得不少,和我党有关的事情。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1926年时他的父亲就被军阀当成了以儆效尤的案例杀害了。当看到死去的父亲头颅被割掉后挂在了树上,韦国清只觉得内心痛苦至极。

可当看到韦国清那么难过时,身边的军阀竟然笑出了声。韦家祖父本来想给儿子讨回公道,谁知道得到的却是军阀的迎头一刀。在这之后,韦家只剩下了他和母亲两个活口。

次年母亲一个弱女子因为抵抗不住生活的艰辛,便离开他又改嫁了,自此以后,他只剩一个人独自在这世间生活。15岁那年,他和十几个壮族伙伴共同外出寻找红军,很快便加入了邓小平带的队伍,并跟着他发动了百色起义。



18岁那年他成功入党并被提拔做了连长,渡乌江时他又被组织提拔做了营长。他带着一众士兵不过36个小时,就在乌江上打造了一个军队能够通过的临时浮桥。

1940年在抗日一线,他要求前往最为危险的地方。当时他手上不过数百个士兵,但就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下,他仍然将队伍发展到了一千多人。

1945年,他又成为了新四军第四师的副师长,一个多月就将3000多名日伪军剿灭。

在孟良崮战役中,他带队全歼国民党七十四师。在建国以后,更是在越南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有能力的人,在分配职务时身兼数职也可以想象,毕竟能者多劳。

做党委第一书记的第二政委

韦国清上将在广州军区工作期间,因为要负责广西的具体事务,所以基本将重头工作都交给了刘兴元中将来负责。而刘兴元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



当时不少军区的第一政委都是该省的一把手,而他也确实是广东省的第一书记。为了方便广州军区各项事务的顺利推进,让他当党委第一书记是明智之举。

不同于韦国清上将,刘兴元中将在建国前的成绩并没有那么突出,但是因为他是政工出身的,所以在建国后能够发挥作用的场合很多,组织上很放心将重要任务交给他完成。

他出生于1908年,父母都是山东莒南人。在刚出生时,家中的情况还算说的过去。



所以他上过私塾也度过小学,但因为17岁时家中突发变故,为了生存他跟着早就在外处打工的同乡在青岛纺织厂干活。后来因为时局混乱,他换了不少工作。

1928年,他进入冯玉祥的军队,1931年被俘虏后,他被我党的思想所感染,决定加入我党。后来,在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他的表现让很多领导同志都无比认可。

在抗日战争中,他无论是带军作战还是开辟根据地,都表现得非常不错。甚至罗荣桓还曾经多次对他进行表扬,1955年,他在广州军区开始工作,竭尽全力维护着广州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两人的结局

韦国清在1954年5月7日帮助越南共产党成功获取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也因为如此,越南人给他起了一个名叫“战神”的外号。在越南,他和胡志明的关系相处的非常不错。



后面在授军衔时,胡志明还特地写信询问过中央,在得知一开始给韦国清预定的军衔是中将时,他申请希望能够给他提升到上将。毕竟倘若非他的帮忙,越南在短期内恐怕压根没办法实现独立。

在听取了胡志明同志的建议后,我党经过审慎思考后决定破格提升韦国清为上将。

1966年时,胡志明已经77岁了,但是他还是特地到我国同毛主席见面,希望能够将韦国清安排到越南帮助他们。

像这样的同志,我国建设也十分需要,所以毛主席并未同意他的申请。3年后,胡志明离世,韦国清还特地去河内为这位老友吊唁。



而刘兴元也同韦国清一般认真做好本职工作,1969年当包括朱老总在内的老干部被疏散到广州时,他对待这些人非常客气,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感谢。

1972年,他被毛主席安排前往四川工作,并成为了当地的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外加军区政委和党委的第一书记。在任期间,他一直谨记毛主席的教诲,解决了不少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