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孙玉良
一个朋友在某个微信群发言说,建议取消劳动案件诉讼费,10元诉讼费纯粹是浪费时间,仲裁都不收费。他更进一步提出“五一宣言”,争取四小时工作日,取代八小时工作日。
看起来,中国人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了,有的人对于长时间的工作选择忍耐,有的人却在为劳苦大众的权益而奔走呼号。只不过呢,现在总体经济形势并不太好,企业倒闭的多,赔钱的多,工人下岗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竞争相当激烈,内卷相当严重,别说四小时劳动日了,八小时工作日也实现不了。为了讨好老板,主动加班不要加班费的也比比皆是。
保住饭碗就是胜利,失业了的痛苦,只有失业人自己知道。尤其对于那些有房贷、车贷以及各种负债的人来说,失业代表着绝望。比如说如果房贷断供,银行是要收回房子的,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当“房奴”固然不幸,但已经上了贷款买房的“贼船”,再下来就难了。所以那些保住工作能按时还贷的家庭,相比那些失去工作房贷断供的家庭,“幸福”了不知多少倍,后者是会被逼跳楼的。
能够真正兑现八小时工作制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是成熟的,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有的企业或机构实现了四小时工作制,效率很高,但并不普遍。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民营企业中12小时工作制乃至16小时工作制的也不少,能实现八小时工作制,按《劳动法》走的没几个。但未来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人们的维权意识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我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超级机器人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大量的工作由机器人来干,这让实现四小时劳动日成为可能。
我所担忧的问题是,假如机器人大量上市取代了人工,企业家并不会因此降低工人的工作量,而是会大规模地裁员。机器人抢了工人的饭碗,造成工人失业,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刘强东预测我们这一代人很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了,他的这种“乐观”能够实现吗?真的很难说。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成熟,即便是物质极大丰富了,也不能由按劳分配过度到按需分配,而是残酷竞争,优胜劣汰,反而逼的低收入人群陷入苦海。
我相信未来五至十年,我们的社会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发达了,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了,物质极大丰富了,人们生活更便利了,但我们的社会分配制度也要相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学家积极建言献策,更需要执政者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社会治理策略,乐观的说我们进入共产主义的脚步更近了,但如果社会分配制度处理不好,反而会造成机器跟人抢工作的局面,社会就会酿成动乱。而且,人们的精神境界如何提高上去?如果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普遍社会氛围,即便物质丰富到与泰山一样高,也是无法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