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实验小学秉承“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办学理念,以“双轮联动 打造幸福生活教育”为主题打造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从1995年在学校蹲点进行的“快乐双休大转盘”,到如今的“社区活动圈大转盘”,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将“少先队员社区活动圈建设”的最新精神融入其中,让“大转盘”在社区也能转出精彩、转出幸福。
学校少工委作为“前轮”发挥牵头引领作用;社区少工委作为“后轮”发挥联建共育作用;少先队员则作为“主轮”,自动组队、自选队长、自设活动、自定场地、自聘辅导、自主评价。“前轮”带“后轮”,助力小“主轮”,让长宁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动力满满地走出校园,在社会的“大学校”中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为素养,从而更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前轮”构建“智惠润心”,增强幸福度
在长宁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学校少工委围绕信念、文化、劳动、心理四个方面,不断增强儿童生活力和幸福度。
学校大队部举办“学习二十大 共筑幸福塔”争章活动,以多种形式助力队员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庆节,队员带国旗旅行;国防教育日,走访“两弹一星”功臣;结合三味书屋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观影……队员在丰富的爱国主义主题活动中深刻感受时代幸福,珍惜生活。
文化方面,学校开发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搭建开放的文化平台。学校组织热爱美术的队员走访刘海粟美术馆、民俗文化中心等,近距离了解大师作品;在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进行艺术布展,联动家庭、社区资源,推广传统文化;举行校园民乐巡演,了解传统乐器的魅力,队员们拓宽了视野,培养了社会公共意识,学习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更使少先队活动成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平台。
学校还设置了“快乐劳动”时间,各中队认领劳动区,维护劳动环境;邀请家长进校,家校携手开展劳动技能竞赛;走进社区参与“海绵城市”设计,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提升生活技能、树立劳动观念,并学会将智慧劳动用于提升社区治理,从而实现幸福劳动生活。此外,学校围绕生命教育、心理韧性和幸福生活,进行开学季心理疏导教育,举办“我的心情故事”演讲活动,激发队员内在动力。
“后轮”携手共育引领,盘活生活圈
走出校园,丰富的家社资源是同学们幸福成长的有力支撑。为推进少先队社会化,学校邀请社区少工委以及家长辅导员共同参与联建共育,携手打造“实小社会活动幸福圈”,引领队员们走出校园,到场馆中参观、走访、调查,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践学习。
在家校合作方面,学校通过遴选,聘请党员家长成为辅导员,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孩子的校园生活,比如:在“阅读沙龙”中,家长带领队员来到“中版书房”,参加作者分享会,开展别样的读书活动;“运动爸爸”晨练活动中,孩子们在爸爸的带领下展现无限活力;“故事妈妈”生命教育课程中,妈妈们带着绘本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生命故事,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在家长辅导员的指导下,孩子们提高了生活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校社联动中,学校与街道少先队合作,邀请社区辅导员参与队员学习和活动,拓展多元阵地空间,例如:长宁图书馆成为队员们开展红色经典阅读的打卡基地;仙霞街道活动中心成为队员们学雷锋、开展义卖、帮助困难家庭的基地;社区助老中心成为队员开展“冬日暖阳”结对助老送温暖的活动基地……在社区多元实践场所的联动中,队员们不断点亮“15分钟少先队幸福活动圈”,将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提升社会责任感。
“双轮”联动融合创新,点亮绘生活
通过采用“校内轮”与“校外轮”的少先队活动行动模式,长宁实验小学构建起更丰富多元的“15分钟幸福活动圈”。而为了更加顺畅地联动“双轮”,让“社区活动大转盘”迸发活力,转出幸福,学校积极拓展“教学”与“实践”的渠道,架起“学校”和“社区”的桥梁。
学校挖掘利用各类资源,将校内活动与校外资源、平台对接互补,创设更多元的活动情境,提升队员的体验指数。学校大队部在校外设立“行走的课堂”,队员们以中、小队为单位,前往上海的红色(爱国主义类)、绿色(科技、生态类)、蓝色(艺术、人文类)场馆,如: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上海植物园、上海科技馆等,通过“行万里路”汲取前进的动力,转好“校外轮”。
与此同时,学校扩展学习范围,邀请各行各业的劳模进校园开展劳动精神教育,组织队员跟随劳模到社区学做“小先锋”,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提升社区幸福感的同时,让校社共建的“桥梁”越来越稳固。
幸福成长还在社区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校打通“教育”与“生活”的通道,鼓励队员跨越年级的界限,参与各种有趣的社区活动,在传承接续中转动“社区活动大转盘”。在学校与仙霞街道携手共同举办“幸福‘派’‘艺’起来”和“‘艺’想天开‘字’得其乐”巡展活动中,居住在仙霞街道的队员们组成混龄小队,自主开展宣讲,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和技能。活动结束后,这些队员又在新一轮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担任主角,带领新队员开展活动,形成了“传帮带”的固定模式,从而提升了社区活动的辐射力度。
丰富的少先队“生活教育”,温暖的“15分钟社区幸福圈”,让队员们切实提升光荣感、增强使命感、延续幸福感。“前轮”带“后轮”,“小轮”促“大轮”,“社区活动大转盘”不断转动,迸发新鲜活力,转出了长实验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图片来源于长宁实验小学
撰稿:何郁柠
编辑:李冰倩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