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武侠小说界的泰山北斗,聂卫平是围棋界的传奇人物。他在那举世瞩目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以11连胜的惊人战绩,让中国围棋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围棋的国际地位,更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全民学围棋的热潮,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英雄象征,荣获“棋圣”的无上殊荣。
两人本是不同领域的顶流,本来不可能发生什么交集。但是,金庸却是一个“围棋谜”。
他在自己的武侠小说中,巧妙地融入围棋元素,像《天龙八部》里那神秘莫测的珍珑棋局,就曾让无数读者为其烧脑的布局和背后的哲理所着迷。
另外,金庸一直渴望能在围棋技艺上得到真正的提升,他一直想找机会,当面向聂卫平请教切磋“棋艺”。
1983年,金庸得知聂卫平正在广州参加 “新体育杯”的决赛,激动不已,当即托人给聂卫平送信,表达了自己渴望拜师学艺的强烈愿望。
聂卫平欣然答应了与金庸见面。当得知聂卫平答应赴约后,金庸决定在家中设宴来款待这位贵客。为了招待好聂卫平,金庸可谓是下了一番功夫。
当了解到聂卫平对大闸蟹情有独钟时,金庸决定将大闸蟹作为家宴的重头戏。他交给保姆一笔钱,叮嘱她:“我今天要招待一位极其重要的客人,你拿着这些钱去买些上好的螃蟹回来,个头一定要大,要肥,千万不能马虎。”
保姆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天还未亮,就匆匆赶往市场精心挑选了一些品质上乘的大闸蟹。一切准备就绪后,金庸满怀期待地等待和聂卫平相见的那一刻快点到来。
终于,期待已久的这一天来临了。聂卫平如约而至,金庸热情相待。两人走进屋内,一番寒暄后,便围坐在摆满美食的餐桌前。
聂卫平的目光一下子就被那盘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大闸蟹吸引住了,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他毫不做作,也没有丝毫的拘谨,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中一样,伸手便抓起一只大闸蟹,动作娴熟地开始拆解起来 。
只见他轻轻掰开蟹壳,金黄的蟹黄瞬间展露无遗,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聂卫平迫不及待地将蟹黄送入口中,脸上随即浮现出满足的神情,仿佛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珍馐。
随着一只又一只大闸蟹被聂卫平收入腹中,餐桌上的蟹壳逐渐堆积如山。金庸看着聂卫平大快朵颐的模样,脸上始终挂着和蔼的笑容,心中满是欣慰。
他深知聂卫平是个性情中人,如此率真的吃相,更让他觉得聂卫平亲切可敬。在金庸眼中,真正的朋友之间,无需过多的客套和伪装,能够坦诚相待,享受当下,便是最珍贵的情谊 。
这热烈而欢乐的氛围,让整个家宴充满了温馨与和谐。两人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畅谈着围棋、文学和人生,欢声笑语不断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留下他们对彼此的欣赏和对这份难得情谊的珍视。
聂卫平很快吃掉了13只大闸蟹,保姆一共端上来了15只。聂卫平还在兴致勃勃地吃着,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保姆出于好心,也没有考虑太多,便走上前去,轻声说道:“螃蟹寒凉,您还是不要多吃了。”
这句话一出口,聂卫平手中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抬起头,看了看保姆,又看了看金庸,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在当时的情境下,保姆的这句话听起来就像是在暗示聂卫平吃太多了,这让聂卫平感到有些不自在。
毕竟,他是客人,在主人家吃饭,本应尽情享受美食,却被保姆这样一说,难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失态。而金庸,听到保姆的话后,心中也是一紧。
他深知聂卫平是个性情中人,如此率真的吃相,正是他对自己信任和不见外的表现。可保姆的这一句话,却可能会让聂卫平产生误会,认为自己招待不周,或者是主人家对他的行为有所不满 。
金庸不动声色地看了保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但在聂卫平面前,他还是保持着微笑,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他继续与聂卫平交谈着,试图化解这突如其来的尴尬。
然而,聂卫平的情绪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他吃饭的速度明显放慢了,原本轻松愉快的氛围也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家宴结束后,聂卫平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了金庸的家。他并未将保姆的那句话放在心上。然而,金庸的心情却截然不同。聂卫平刚一离开,他把保姆叫到跟前,眼神中透露出失望和愤怒。保姆心中充满了不安,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让主人如此生气。
金庸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然后缓缓开口:“别人好不容易来家里一趟,只不过几只螃蟹,又不让你掏钱,你却说螃蟹寒凉,让人家不要多吃,这不是含沙射影的说别人吃的多?”
保姆听到这话,心中一惊,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心之言竟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她连忙解释:“我那不是随口一说,我没有什么坏心思。” 眼中满是祈求,希望金庸能够原谅她。
但金庸心意已决,他认为保姆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待客之道,是对客人的极大不尊重 。在他看来,作为主人家的保姆,在客人吃饭时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在变相地赶客人走,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且,聂卫平是他费尽心思邀请来的贵客,是他尊敬的围棋大师,他绝不允许任何人怠慢聂卫平。于是,他语气坚定地对保姆说:“我会给你多结一个月的工资,你走吧。”尽管保姆苦苦哀求,希望能够留下,但金庸没有丝毫动摇。
在那个时代,金庸给保姆开的工资是相当高的,而且他平时对保姆也非常照顾,深知保姆家里穷困,在生活中没少给予帮助。
可这次,原则问题不容妥协 。他明白,辞退保姆或许会让保姆一时陷入困境,但如果留下她,日后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对他的声誉和人际关系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他也清楚,自己的决定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理解,但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原则和对客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