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群体的就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区人社局把“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就业服务延伸到各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通过发挥专业优势,为残疾群体提供更多平等就业的机会,助力他们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新华路街道辖区居民小陆的求职经历,正是残疾群体求职的一个缩影,也很好地展现了区人社局如何有效帮助这类群体在职场中重拾信心、找对方向。

小陆是一位四级智力残疾的青年,在漫漫求职路上,他屡屡碰壁。“15分钟就业服务圈”新华路街道的就业服务专员在了解小陆的情况后,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让他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通过这种正向的沟通和引导,让残疾求职者明白,他们的困难和焦虑是正常的,也是可以被解决的。


帮助残疾群体找到求职方向,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职业技能。就业服务专员通过对小陆性格特征的分析,结合他的职业匹配度,为他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面试技巧方面,教导他在回答问题前要充分思考,避免脱口而出;在与用人单位交流时,教导他保持积极的互动,赢得面试官的认可。通过反复地模拟交流,小陆在语言表达逻辑和微表情上都有了明显进步,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在求职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最终成功入职了一家企业的理货员岗位。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小陆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小陆的成功就业不仅是他个人的努力,也是人社部门对残疾群体关怀与支持的缩影,让大家更多地看到了帮助残疾群体就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就业服务专员指出,不少包括残疾人士在内的求职者,都会因为对职场的不了解以及自身条件限制,做出一些不够成熟的职业选择。对于残疾群体而言,职场焦虑往往源于自身缺陷;求职过程中的屡屡受挫,更是不断消磨着他们的信心;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又使他们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这种焦虑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很容易让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对此,就业服务专员会引导这类群体要正确认识和接受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合理选择岗位。让他们明白“职业无贵贱”,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要用心耕耘,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片来源于区人社局

撰稿:吴佳倩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