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山楂“长”到大城市
在低糖低卡、纯天然等健康风潮之下,一些不太常见的果汁饮品开始成为新晋“网红”,包括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的沙棘、枸杞、刺梨、蓝莓、西梅乃至桑葚等,都在以“原浆”方式出圈。
当辉县太行山中的“顶流”与“原浆”相遇,人气更加“爆棚”。2月17日,位于新乡市东方文化步行街的一家店里,配料表仅有山楂的山楂原浆,一袋接着一袋售出。
这是新乡市区首家辉县山楂专营店,红底白字“辉县山楂”牌匾格外醒目,随着专营店产品陆续上新、功能区不断完善,店铺流量持续增大。
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口感正宗、药用价值高……各种农产品领域亮眼头衔加持,山楂是辉县最“红”的土特产。辉县市沙窑乡水寨窑村驻村第一书记杜千里,是山楂的忠实“粉丝”,更致力发掘辉县山楂产业价值。
“好产品,就要让更多人知道。”偶然喝了一口辉县山楂酒,经商的王东方被“征服”,更被杜千里的执着感动,二人决心带着辉县山楂“出走”,寻找更广阔天地。
长在深山,却想“天下知”,“出走”到底该怎么走?
“品质先行,是辉县山楂产业发展的内核;绿色健康,是辉县山楂产品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所在。”作为较早挖掘辉县山楂产业价值的代表,杜千里有信心、有思路。
先向公用品牌借力“扬名”。杜千里带领“山之孕”等辉县本土山楂品牌,借力辉县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礼遇共城”、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豫农优品”,将辉县山楂名声“打”出去。
然后文旅结合吸睛。依托辉县著名景点资源,为山楂“引流”;并靠线上拓宽销路,辅助新研发的山楂酒、山楂原浆等单品“出道”,给辉县山楂增值。
双管齐下,辉县山楂人气飞涨,销量飞升,为何还要开线下专营店?
“线上销售固然面向人群广,但比较散而杂,存在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实体专营店可以更好地服务区域消费者。”杜千里给出了答案,这是要主动出击,弥补线下空白区域。
另一目的是,积极摸索探寻成熟产业模式,持续造势,叫响叫亮辉县山楂。“线下实体店是了解辉县山楂及辉县的重要窗口,我们在店铺设计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如今成为专营店店长的王东方介绍,店里还特别设置体验区,顾客既可以品山楂酒,尝山楂糕,还可以免费DIY山楂食品,真正让消费者摸得着、感受到辉县山楂的优质。
辉县山楂再也不是藏在深山人不识的野果子了。
辉县市山楂种植总面积已达近20万亩,数量超过100万株,年产量超2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
2024年,新乡被确定为大城市,辉县山楂取得阶段性成绩。
2025年伊始,辉县山楂将从新乡不断向外辐射。未来,辉县山楂自营店将开遍全国,说起辉县,人们能想起山楂;说起山楂,人们会想起辉县,带动更多辉县土特产发展。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马丙宇 刘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