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我叫王梅英,今年36岁,自从我嫁到刘家,我就感受到了公公婆婆不公平的对待,不是过分的偏心,而是那种让你心里别扭的偏心。

婆婆住院的一个多月,我和老公尽心尽力的照顾,承担所有的医药费,小叔子期间医院连来都没来。

出院那天,小叔子全家来接婆婆出院,公公来了一句:还是小儿子孝顺。

01

从我嫁到刘家起,我就真切地感受到了公婆的偏心,常在身边尽孝的儿女真的就是不被记得你的好。

他们常常口头上关心我和老公,但实际上,那个长期在他们身边的儿子和媳妇反而不如偶尔出现一下的小叔子,得到的关心和照顾要多得多。

这样的事情让我和老公都感到很难过,但也没有多说什么,我们一直尽量去忍着,我们本来照顾老人尽孝也是应该的。



但这次婆婆住院的事情,公公的一句话让我实在忍无可忍,这让我觉得我和老公对于他们的照顾和关心没有任何意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婆婆因病住院,情况还算稳定,但需要住院休养一段时间。

刚开始,我和老公并没有太多觉得不公平的地方,毕竟婆婆是家里的长辈,又是我老公的亲妈,照顾她是理所当然的。

但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整个住院期间,小叔子一家竟然一声不吭,别说来医院看看了,就连个电话都没有打过。

有次老公给小叔子打电话,她说自己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婆婆,就辛苦我和我老公帮忙照顾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这个做嫂子的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让人家不工作吧,就没有再计较这件事。



婆婆住院这段时间。我每天下班后都先赶回家做饭,熬点儿鸡汤什么的拿去医院给婆婆补补身体。

我生怕婆婆觉得医院外面卖的饭吃着不卫生,也不习惯,到了医院后又帮她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看着打针吃药,常常到很晚才回家。

甚至住院期间的所有费用,都是我和老公我们两个人交的,无论是手术还是打针吃药住院,只要医生说缴费我们就交,没有任何怨言。

婆婆的身体虽然慢慢恢复,但我知道,光是精神上的慰藉和照顾,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也尽心尽力地做了。

就这样,婆婆住院了一个月,我和老公日复一日地忙碌,忙着照顾婆婆,有时候忙不过来就轮流换着去医院照顾。

02

原本以为婆婆出院后,至少会得到他们的感谢和认同,我和老公是真心的孝顺他们,哪知道,出院那天,小叔子一家竟然全都来了。



看到他们带着鲜花、果篮和牛奶,嘴里还不断说着“恭喜妈出院”的话,我本来在收拾婆婆出院的生活用品,老公去缴费处缴费办理出院手续。

公公和婆婆看到小叔子一家来的时候,笑得合不拢嘴。婆婆当时还得意洋洋地说:“还是小儿子有面子啊,整家人都来迎接我出院。”

公公在旁边补充道:“是啊,还是小儿子最孝顺,出院这天还亲自全家来接。”

我站在旁边,听着这话心里简直无法忍受,老公也正好办完手续回来走到病房门口听到这句话。

住院期间,连个电话都不打的小叔子,今天带着鲜花和果篮过来,竟然被当做孝顺的楷模,甚至还被说是最喜孝顺。

而我和老公我们两个人,不仅每天辛苦地三点一线的照顾婆婆,还为住院期间的所有费用买单,却完全被忽略了。



我的心里满是愤怒和委屈,这算什么?我和老公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比不上那一捧鲜花和一箱牛奶吗?

我当时心里已经快要爆炸了,忍不住对婆婆说道:“妈,您也看到了,住院期间,谁一直在这里陪着您?谁在忙前忙后?是谁在为您支付所有费用?

“而小叔子他们,直到今天才来一次,您怎么就能说他最孝顺?难道我们的付出不算什么吗?”我直接把心里话一起说了出来。

公公在旁边听了,脸色变了,小叔子一家也变得有些尴尬,婆婆则是愣了一下,随即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我们也没说他不孝顺,你们辛苦了,真的辛苦了,大家都不容易。”

但我可以看出,她明显在为小叔子一家辩解,心里还是偏向他们。

03

我忍不住继续说道:“住院这一个月,小叔子他们连个电话都没有,今天来,带了些东西就说孝顺。那您是觉得什么才叫孝顺吗?”



“我们从开始到现在,不仅没有得到一句感谢,连公公您都说小儿子更孝顺,难道我们的辛苦就这么不值一提吗?”

公公此时也有些愣住了,他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们也别这么激动,小叔子也有自己的工作,不能常来,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

他的语气充满了无奈和回避,却没有一点正面的回答。看到他们的态度,我的心彻底凉了。

原来在他们心里,付出和心血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那些偶尔出现一下、带点礼物的表面孝顺。

老公也走进来,“爸,妈,这么多年了,我和梅英对你们怎么样,你们心里都清楚,既然你们觉得我们不如弟弟,那以后我们也就不上前凑热闹了。”

随后,老公就拉着我离开了医院,回去的路上我们俩坐在车里默默无言,那种心情真的难以描述,我知道此刻内心最难过的肯定是老公。



从那以后,我和老公在照顾公婆这件事上变得越来越冷淡,我们不再主动去做任何让他们感动的事。

我们仍然孝顺,但不再是那种讨好型的孝顺。我们开始明白了,任何关系中,如果一方总是单方面付出,而另一方却从不珍惜,那这段关系是无法长久的。

有时候,孝顺的标准并不在于表面上的礼物和虚情假意,而是在于能否真心地理解和回报那些默默无闻的付出。

小叔子和他的家人看似做到了“孝顺”的样子,带着礼物来接婆婆出院,却没有真正的实质性付出。

而我们,虽然默默付出,但却在他们眼中一无所有,甚至连一句“辛苦了”都没有得到。

我和老公商量过后,决定以后再也不对他们的冷淡态度做出反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该怎么履行子女的责任就怎么履行,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辛苦讨好他们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