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程泽安,你给我站住,你都躲了我们一年多了”
宋婉宁在后面呼喊着小叔子的名字。
小叔子考上985已经过去5年了……
她怎么都想象不到,两人5年后的再次相遇,竟然是这样的场景。
今年38岁的宋婉宁,看起来却如同40多岁的中年妇女,面容苍老,两鬓斑白,皱纹早早就爬满了脸颊。
生活的重担从小就压在她的肩上,这让她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了承担。作为一个小县城里普通人家的长女,她上有父母要照顾,下面还有一个弟弟需要扶持。
宋婉宁八岁时,在工地干活的父亲意外摔伤了腰,从此再也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这场变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收入骤减。
从那时起,懂事的宋婉宁就开始承担起照看弟弟的责任。等到年纪稍大些,课余时间她就和母亲一起接一些零工,帮补家用。
虽然要兼顾家务,但她的学习成绩依然保持不错,在全年级考试中,次次都是前五十名。班主任跟她聊过很多次,说以她的成绩考上一本线没问题,如果发挥得好,重点大学也有希望。
然而,宋婉宁最终还是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她认为作为家中长姐,应该为弟弟的未来着想。大学四年的费用是笔不小的开销,即便毕业后也未必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她觉得,与其这样,不如早点工作,让弟弟将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尽管父母和老师再三劝说,她还是跟着打工大潮到城里打工赚钱了。每个月15号发工资,她会把三分之二的工资都汇到母亲的卡上,剩下的再分成两份,一份存着,一份用来维持日常开销。
虽然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但只要想到能为家里减轻负担,宋婉宁心里就觉得值得。正是在这段打工的岁月里,她遇见了同样身世坎坷的程峻豪。
程峻豪比宋婉宁大三岁。他从小就父母早逝,和弟弟相依为命。为了给弟弟供书教学,他早早就出社会打工养家了。
那天傍晚,气温骤降,暴雨导致公共交通几乎瘫痪。宋婉宁在公交站等了一个小时,既看不到公交车的影子,也没有出租车,无奈之下只好冒雨步行。
寒风夹杂着冰冷的雨点打在身上,湿滑的路面让她举步维艰。正当她觉得自己快要被冻得失去知觉时,一辆小面包车在她身边停下,程峻豪摇下车窗,大声地喊她赶紧上车。
那天,程峻豪外出送货,天气骤变,他看到一位姑娘被暴雨淋成了落汤鸡,便好心地送她回家,宋婉宁很感激,两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随着几次约会后,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有一次聊天,程峻豪说想开一个早餐摊,宋婉宁觉得只要选好位置,肯吃苦耐劳,这个生意能赚钱。于是两个人凑了一笔钱,很快就开起了一个小摊位。朝夕相处中,感情也在悄然滋长,一年后,两人幸福地结为夫妻。
早餐摊开张后,程峻豪的弟弟程泽安也经常来帮忙。虽然他还是个初中生,但这孩子做起事来格外认真,不管是收钱还是送餐,从来没出过任何差错,给他们帮了不少忙。
每当看到程泽安在摊位上忙碌的身影,宋婉宁总会想起正在上高中的弟弟。她期待着弟弟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就能分担家里的重担,让父母过上轻松些的日子,她也能少些牵挂。
因为亲弟弟离得远,宋婉宁就把疼爱都给了程泽安。她时常关心他的学业,敦促他除了学习好,也要好好吃饭,有个健康的体魄。程泽安也很依赖这个嫂子,对她说的话总是听从。
那时的日子,虽然忙碌却充实幸福。三个人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然而,命运总是难以预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份平静。
悲剧发生在程泽安高二那年。一个阴沉沉的早上,程峻豪像往常一样去对面小区送外卖早餐,他心急横穿了马路,却遭遇了一场改变命运的车祸。一个夜班出租车司机撞上了他,尽管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程峻豪最终还是永远无法站立,只能靠轮椅生活。
为了不影响正在高考冲刺的程泽安,宋婉宁强忍悲痛,想要暂时瞒住这个消息。但他还是从邻居闲聊中得知了哥哥的伤情,程泽安立刻赶到医院看望哥哥,他理解嫂子和哥哥的良苦用心,没有半句怨言。
看着嫂子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准备食材,到中午才能收摊。晚上还要照顾哥哥,整日忙得不可开交,程泽安萌生了退学的想法,想为这个家出一份力。
宋婉宁知道后,立即表示反对:「小安,你的任务就是把书念好。我和你哥都是因为没读书吃了亏,现在只能凭力气干活。你一定要考大学,这也是你哥最大的心愿。」
「可是,嫂子你一个人要养家还要照顾哥哥太辛苦了,而且,读大学四年,除了学费还有生活费,这些你一个人怎么承担的了?」程泽安犹豫地说。
宋婉宁语气坚定:「学费的事你别操心,交给嫂子。你安心读书,考上重点大学,我和你哥就安心了。」
见嫂子态度如此坚决,程泽安也不再提退学的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宋婉宁经常抽空去学校看他,除了带些自己亲手烹饪的熟食,临走时总会塞给他几十块钱:「你是大人了,身边总要留点钱,如果有嫂子照顾不到的地方,你要照顾好自己。」
高三上学期,程泽安几次摸底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宋婉宁急得不行。她和程泽安谈了很久,眼泪汪汪地说道:「你哥最大的期望就是看到你有出息,千万别让他失望。」
从那以后,程泽安更加刻苦,成绩也逐渐排到了前列。高考结束后,他拿到了一所985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宋婉宁喜极而泣,她激动地拿着录取通知书亲了又亲,在丈夫怀里哭了起来。
送程泽安去上大学那天,宋婉宁把他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还特意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给他。
「到了学校别亏待自己,嫂子会按时给你转生活费的,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你第一次离家,要学会照顾自己。」宋婉宁叮嘱道。
「嫂子,我会照顾好自己,你和哥在家要是有事就打电话告诉我。」程泽安红着眼眶说。
宋婉宁笑了笑:「我们能有什么事,你安心读书,找份好工作才是正经。」
程泽安向哥哥嫂子挥手告别,拖着行李箱踏上了求学之路。
接下来的日子,宋婉宁每天往返于早餐摊和家中照顾丈夫,总会惦记着远在他乡的程泽安。小安说要在学校勤工俭学,为了节省路费,连假期也不回来了。
虽然宋婉宁一再告诉他不要太在意钱的事,假期就回来,她和哥哥都很想他。但程泽安始终没有回来,连过年都说要留在那边多赚些奖金。
大学四年转眼就过去了,毕业后程泽安也没有回家看一眼兄嫂,只是打电话说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外企销售的工作,等半年实习期过了再回家看他们。宋婉宁也希望他能专注于事业,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从那以后,程泽安每月都按时给宋婉宁打钱,但人却迟迟不见踪影。一年多过去了,宋婉宁心里越发困惑。再忙的工作,总该抽出时间休个假回家看看。况且这段时间丈夫总念叨着想见弟弟,怎么可能连视频电话都不方便呢。
宋婉宁决定亲自去上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程泽安时,却被他断然拒绝了。他永远都说自己过段时间会回来,让宋婉宁别大老远跑一趟,在家好好照顾哥哥就行。甚至连住址都不肯告诉宋婉宁,以为这样就能阻止她来上海。
但宋婉宁还记得当初程泽安提过的公司名字,她在网上查到了具体地址。于是她给丈夫请了钟点工照顾几天,独自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下车后,宋婉宁看着车水马龙的上海感到一阵阵的恍惚,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小安说过的公司地址。
她走到前台询问:「请问这里有一位叫程泽安的员工吗?」
前台小姐露出疑惑的表情:「我们公司好像没有这个名字的员工。」
「这不可能,他在这工作快两年了,麻烦您再仔细查查。」宋婉宁急切地说道。
过了一会,她抬起头:「实在抱歉,我们公司确实没有叫程泽安的员工。」
宋婉宁心里一沉,难道小安这些年都在说谎?她向前台道了谢,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外走。
就在她快要走到大门口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擦身而过。宋婉宁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程泽安!」
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呼喊吓了一跳,认出宋婉宁后立即转身就要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