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和日丽的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绿茵场上跃动的身影、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曲青春的乐章。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该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号召,将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15分钟,并全面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成为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
城关镇第一小学的改革并非孤例。2024年8月,安徽省出台新规,明确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并将学生体质健康纳入教育质量监测体系。霍邱县作为教育大县,率先落实政策,全县232所中小学校积极挖掘体育教师和运动场地资源,保障开齐、开足体育课,并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校园足球联赛”等常态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过去课间操只有5分钟,现在延长时间后,孩子们能真正动起来!”城关镇第一小学校长司军介绍,学校结合县域特色,将传统广播操升级为“动感组合”——低年级以跳绳、韵律操为主,高年级融入足球、篮球等团队项目,同时利用空余场地,规划设计跳格子、折线跑、萝卜蹲等地面文化设计,“童年时光”等经典游戏重现校园,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天性,锻炼身体,同时培养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
体育课的改革同样“干货满满”。学校将课程细化为“基础体能+专项技能+特色项目”三大模块:一年级学生通过游戏化教学掌握协调性训练,高年级则开设足球、乒乓球等选修课,并邀请专业教练为校外辅导员,提升专业化水平。数据显示,该校本学期的学生运动参与率从75%提升至98%,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同比增长12%。
霍邱县的体育教育改革以“全县一盘棋”推进。近年来,县财政投入2544万元用于体育设施建设,新增校园足球场19块、篮球场62块,学生运动场地选择性更多。针对体育师资短缺问题,县教育局通过“新任招聘+相互交流+转岗培训”模式,新增专职教师80余人,师生比逐步优化。
改革之初,部分家长担忧“运动挤占学习时间”,但一学期后,反馈悄然转变。“孩子感冒少了,写作业的效率反而提高了!”家长感慨道。下一步,城关镇第一小学计划联合社区开放体育场馆,试点“家庭运动打卡计划”,并开发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库。霍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师资倾斜力度,推动城乡体育优质均衡,让更多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运动教育。
从课间15分钟的“小切口”到全县体育生态的“大变革”,霍邱县以政策为纲、以实践为基,诠释了“体教融合”的深层价值。正如三(1)班学生费佑柠所说:“现在的校园,每一天都像在过节!”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正用奔跑的姿态,书写着健康中国的未来篇章。(王玉齐 聂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