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江苏小尖镇东南林舍村,壮丁抽调的告示刚一张贴,周德培的家,就被恐惧和绝望笼罩了。

他的独子周一奎,被选入了壮丁名单。周德培是村里的地主,钱财不缺,门路不少,过去总能靠金银打点,让儿子逃过这一劫。然而,这次他失算了。名单是上级直接下达的,保长汪如泮连看都没看他递过来的钱,只是摇头,说这事谁也改不了。



周德培绝望了,打算走出家门透透气。谁知,正是这次出门,让他撞上了一个“解决办法”——但这个办法,几年后却成为他最不愿面对的噩梦。

花钱买命,真能买来安稳吗?

“这事,能解决。”

乡绅汪士发轻描淡写地给周德培出了个主意——既然不能撤销名字,那就找个人替他儿子去。



周德培一开始不信。他清楚,壮丁上战场就是死,谁会愿意拿命去换钱?但汪士发信誓旦旦,说这事有人愿意干,并很快就带来了人选——乔友亭,一个无依无靠、在地主家做长工的外乡人。

乔友亭的确愿意。他拿100块大洋,换取一个“身份”。

临走前,周德培许下重诺:“等你回来,我给你30亩地,盖两间房,再给你娶个媳妇,让你衣食无忧。”



然而,在他心里,这些承诺从来都只是安慰人的话。

送走乔友亭后,周德培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可他没想到,命运竟然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死局反转,回来的不是“鬼魂”,而是一个活人

1938年夏初,周德培的家门口,突然停下一辆农家车。



车上跳下来的,是一个年轻军人,戎装笔挺,身上的血腥气似乎还未散去。周家人第一眼看到他,立刻惊慌地跑去告诉周德培。

周德培听后,心猛地一沉,匆忙跑出门,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乔友亭。

他竟然活着回来了!

周德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年他信誓旦旦的承诺,如今都要兑现!

周德培不敢怠慢,立刻设宴款待,试图弄清乔友亭的想法。他战战兢兢地听着对方讲述战场经历,听着他说自己如何在上海战役中负伤,又如何在后方医院治疗数月才捡回一条命。

可就在周德培想着如何应对时,乔友亭却主动开口了——他说,自己不会住在周家,也不会让周德培兑现承诺,他还是会回去当长工,让周德培不必担心。



周德培愣住了,随即松了口气,但内心的愧疚却挥之不去。最终,他还是送给乔友亭30块大洋和3亩田地,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然而,命运的戏弄并未结束。多年后,乔友亭不仅娶妻生子,还受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成为林舍村的农会会长,彻底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曾经那个被顶替上战场、注定成为炮灰的长工,最终活成了比周德培更有地位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