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女儿班里有个孩子期末考试成绩特别不好,孩子妈妈十分发愁,于是前几天家长会后单独找老师聊了聊。

回家的路上碰到她,问她跟老师聊得怎么样,没想到她竟然抱怨起了老师,说老师不负责任,只是用“孩子很聪明,就是没开窍”这样的话敷衍自己。

确实,作为家长,孩子如果学习不好,听到这句话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敷衍或者安慰,毕竟谁都不愿意当着孩子父母的面说孩子“笨”。

然而,老师这话真的是安慰吗?如何判断孩子是“笨”还是真的“没开窍”?



有段时间,闺蜜对自家学习一直不好的女儿也有类似的担忧,便带她去医院做了一系列智力检查。

医生在为她女儿检查的同时,也向她详细解释了智力低下和开窍晚的区别,接下来,我就把她分享给我的这个知识点分享给大家:

01 简单3点,教你判断孩子是 “笨”还是“没开窍” ?

第一点:通过孩子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当孩子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学习效果往往更好。

因此,判断孩子是没开窍还是真的学习困难,关键看兴趣和努力后的进步情况。

比如,有两个孩子小A和小B,学习都不是很好,不过小A在除了学习的其他方面,比如玩电子游戏,尤其是策略棋牌类游戏上,特别在行,升段特别快。



小B则完全不同,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对电子游戏也没有兴趣,玩起来也显得笨拙,进步缓慢,尽管也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总是找不到游戏的乐趣所在,更无法像小A那样迅速掌握游戏技巧和策略。

如果你家孩子也和小A一样,别怀疑,他脑子肯定很聪明,只是没把这股子聪明劲用到学习上而已。一旦他找到了与学习相关的兴趣点,他的学习成绩必然会迎来显著的提升。

第二点:通过孩子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指孩子对信息、知识或概念进行接收、分析、整合和应用的能力。

思维灵活性是指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转换思考角度,从不同维度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以上二者都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两个学习太好的孩子小A和小B,同样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加减法5+3=8。



如果你给小A讲这个题,他能听懂,但让他自己做,他就不会,但等他看到8个苹果,突然就明白了,之后做这类的题都非常顺手,甚至还能延伸到3+5,甚至4+4,2+6等于8。

那就说明他很聪明,只是认知少,尚未将抽象数字与实际生活场景建立稳定的联系,一旦被恰当引导,就能举一反三,将知识融会贯通。

而笨的孩子,不仅理解这个题很困难,而且思维也比较死板,无论你怎么给他演示手里的苹果,他都是一知半解,尤其是把苹果换成橘子,或者换个提问方式,他就一窍不通了。

第三点:通过孩子的学习进步速度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初中,班里很多原来学习不是很好的男孩子,忽然间成绩就上去了,对于他们,老师用的最多的词就是“开窍了”。

你有没有想过,这类现象为什么普遍发生在“男生”身上?

这是因为男孩的大脑发育相对女孩较晚,尤其是胼胝体的发育。



胼胝体是连接左右脑的桥梁,其发育程度影响着左右脑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

在初中阶段,男孩的大脑发育逐渐加快,左右脑的协作能力不断增强,这使得他们在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知识,表现出“开窍”的迹象。

有些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反应慢、理解难,学习效率低下的男孩子,主要是因为年龄还小,胼胝体还未发育好,信息在左右脑间传递不够顺畅。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会随着年级的提升,突然理解之前怎么讲也不懂的知识,就无需着急,因为只要他认真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会随着其大脑某个功能区的发育完善,而逐步提升。

02 家有孩子“不开窍”,应该怎么教育?

面对本来就很聪明,但就是不开窍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教育呢?

三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第一,捕捉孩子的兴趣点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由多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名学生都具备全部类型的智能,但所擅长的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需要以学生的智能水平为基础,注重培养他们擅长的部分。

比如,一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特别喜欢画画,那我们就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深入探索。

利用这些兴趣,将学习内容巧妙融入,如通过绘制历史画卷让历史课生动起来,让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从而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

第二,教会孩子高效的学习技巧

很多孩子之所以埋头苦学不出成绩,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理解、记忆和应用新知识。

比如,费曼学习法、金字塔学习模型、刻意练习等都是学霸公认的顶级学习方法。

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孩子,教会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第三,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并非只有到了特定年龄才会发育成熟,实际上,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早期的锻炼和培养得到显著提升。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多问孩子“为什么”并鼓励他们解释,引导孩子进行分类思考,以及玩一些逻辑游戏等方式,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孩子建立逻辑思维框架,还能显著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就特别焦虑,总想尝试各种办法帮孩子快速提高成绩。

结果教的太多,等的太少,时间久了,孩子就厌了、烦了,甚至会变得叛逆、厌学。

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教育就是三分教、七分等。

等待虽难,却能让孩子按节奏成长,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适当放手,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和耐心的陪伴,他们就一定会在适当时机绽放光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