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开了笑笑的家长会,跟班主任沟通了下孩子的学校表现和学习情况,毫无疑问听到了老师说:
太懒散了,光想着玩。孩子成绩明明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就是懒,得摁住才会好好学习。
老师说这些我一点都不意外,这也是平时笑笑跟我沟通时的一些观点:
我为什么要成绩好呢?我成绩又不算差,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不就行了嘛。我干嘛要自己那么累,好好写字不费时间嘛!多写会作业我玩的时间不就少了嘛!玩起来多开心啊,学习多费劲啊!再说学习并没有让我快乐,我玩游戏看电视时很快乐,我为什么要做不快乐的事情呢!我又不傻。
听到笑笑的这些话,我之前都一笑而过了,也表示他想怎样就怎样,我都不干预。
在笑笑四年级下学期之前的4年半里,我是完全放养和零干预的:
作业全不管,学习从不问,成绩和排名也不知道。他随口一说我就随口一听,他不说我也不主动问。
我只知道他的数学和科学还算优秀,语文和英语经常考70来分的样子。
孩子的学习状态是能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在学校就能写完,回家几乎没翻过书,没写过字。
大部分放学时间就是看电视,出去溜达和我聊聊天,玩会游戏,再读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至于学习,我有两个方面的认知:
一方面是小学生还不到卷的时候,毕竟笑笑才4年级,就放开他随便玩,这是难得的几年放飞时间。等到了五六年级,到了初中和高中,想玩是真没机会了。
所以我在想在孩子为数不多的几年可以疯玩的时间,允许他放飞自我。
一方面是笑笑在我完全没有管的状态下,也能自循环。
他的数学和科学成绩算是优秀,语文和英语成绩虽然普通,但他的语文基础和课外阅读不算差。就是英语一直都有点骨感和吃力,单词不会读,课文读得结巴,题也从来没刷过。
这些问题我都知道,但总想着何必为难一个小学生呢?他哥哥小学阶段也是完全放飞,成绩还没弟弟好,初高中成绩不也还不错?
这是我之前的想法和认知,直到昨天跟班主任沟通之后,老师提醒我该管还是要管一下,管和不管的状态与结果是大有不同的。
家长会结束后,我也跟笑笑反馈了一些想法:
首先,告诉班主任跟我说他非常聪明和有潜力,语文和英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原本我以为孩子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没想到我说完老师说他聪明,思维能力强,计算能力强时,孩子是非常开心的。
也能明显感到孩子很有价值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竟然主动说要好好练作文和学习英语。
而且当晚就开始行动将第一单元的单词和课文都过了一遍,很兴奋的打了从来不打的阅读打卡,表示要把之前缺的卡慢慢补上来。
其次,也反馈了班主任说他有点懒散,缺乏目标感。
在我跟孩子反馈他缺乏目标感和懒散时,我一边观察孩子反应,一边觉察是懒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很认同自己懒散这一点,他给我的解释是着急着去玩,所以就敷衍和不想干了。
而且在干的过程中又没有特别让他快乐的事,所以就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
笑笑的解释让我更笃定他是在学习中得不到成就感,当他觉得做得好做得坏都一个样,做或不做都一样时,肯定就是敷衍了事。
这让我也明白了,孩子在学习中缺乏一些及时正反馈和必要的奖励机制。
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完全靠自觉和自我正反馈,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我之前根本没有过问学习情况,自然也不会给孩子及时有效的反馈。
所以当晚我就修正了自己的行为,带着孩子一块学习英语,背单词和打卡,一边用积极的语言给孩子及时反馈。
当孩子背得熟练和读得流畅时,他是很喜悦和满足的,要将打卡每天坚持,要每天睡前读英语和口述语文的扩句练习。
最后,先肯定了笑笑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并商量接下来的学习计划。
关于目标和计划这点,笑笑是有点排斥的,生怕我用套路将他绑定,牺牲掉他以后玩的时间。
这时候我就正反馈为主,肯定他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以及内在知识积累的丰富,等他没有对我敌意时,将每日练字,每日阅读打卡和每天小练笔定了下来。
语言类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和持续的正向反馈,也需要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喜悦和正反馈,这时孩子就愿意主动学习,自驱力也会逐渐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