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参会,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学习与进步。”2月16日下午,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首席茶艺师张扬娣抵达大会驻地宾馆,向大会报到。再次肩负基层职工沉甸甸的重托上会履职,张扬娣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传递职工群众心声。”
张扬娣。单位供图
从新手到冠军 自创茶艺表演
近20年来,张扬娣一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粤北茶叶开发部、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从事茶叶销售、茶艺考评和茶文化推广工作。这次参会,她也特意带上英德红茶,向代表们热情邀约,“欢迎有空来品品来自原产地的英红九号。”
张扬娣是地道的清远英德人。尽管生于红茶之乡,但张扬娣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幼儿园老师。在进入茶行业之前,她对茶知之甚少,甚至不喝茶。直至2005年进入公司后,她才真正开始接触茶文化,逐渐培养出对品茶、泡茶和茶艺的热爱,并通过自学成为英德地区早期的茶艺师之一。
当时,英德茶行业还未发展出独特茶艺,主要模仿其他产区,如潮州的泡茶方法。但由于文化差异和茶类不同,“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这些在潮汕地区流行的泡茶技巧,在英德并未得到良好反响,观赏性和品饮体验都欠佳。为此,张扬娣自己创编了一套茶艺。
恰逢2010年广东省茶艺师技能大赛,张扬娣主动参赛。“当时我就想着,我代表的是英德,必须推广英德的茶文化。”她全力以赴投入备赛:积极请教前辈,深入研究外地茶艺表演的录像视频,观摩学习,认真复习理论知识,精心创编茶艺文稿,反复排练表演动作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凭借自编的红茶茶艺《红韵飘香》获得个人赛银奖,并被评为“广东省技术能手”。第二年,再次参赛的她,一举拿下茶艺生涯中的第一个金奖。
随后连续多年,张扬娣多次获得省市级的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金奖,斩获第四届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个人赛铜奖。2019年12月,张扬娣以优秀农民工代表的身份当选广东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2020年,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
传承与引领 培育茶艺技能人才
在自身不断进步的同时,张扬娣也在带动引领同行,共同推广英德茶产业。
2014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组建茶艺团队,张扬娣被聘为首席茶艺师,负责茶艺团队的组建、培训、编创和文化推广。此后,在公司工会的支持下,又成立了以她为领衔人的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
“我的成长,离不开工会举办技能竞赛的磨练,我也期望通过工作室这一平台,将我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为英德茶产业培育更多茶艺技能人才。”
在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茶艺师大赛中,张扬娣带领徒弟叶昌正在清远市选拔赛自创茶艺环节折桂,并在决赛中夺得自创茶艺第三名和综合三等奖。次年,她创编的茶艺作品助力工作室成员在团体赛中摘得一等奖。
近年来,经张扬娣指导创编的茶艺作品,在国赛选拔中两获铜奖,在大湾区赛事团体和个人赛中皆夺魁。
在她的“传帮带”下,越来越多新人茶艺师成长为茶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现有6名职工获得晋升,3人获高级工程师职称、5人被授予广东省乡土专家称号;3人晋升为二级技师、1人晋升为一级技师。
在日常职责之余,张扬娣还开设公益茶艺课程、组织公益茶会,积极投身行业赛事评委工作,致力茶文化科普短视频创作。她不断提高涉茶涉农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助推清远五大百亿产业的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代表声音
培育技能人才助力茶产业发展
张扬娣:“这次大会我将关注职工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的问题,建议增加技能培训投入,帮助职工提升技能,适应产业升级需求。”张扬娣表示,接下来,将探索以茶为载体,将清远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瑶绣壮锦、龙塘陶器陶艺、传统音乐和舞蹈与茶文化相融合,创作出具有清远本土特色的新茶艺文化,以为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茶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廖宇红)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