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们有许多传奇故事,有一位开国少将从当团长起,身边一直带着3个士兵。他当旅长,他们跟到旅部;他当师长,他们跟到师部;他当军长,他们又跟到军部,待遇是团长3倍,谁要也不放这3个人。



这位开国少将就是廖政国将军,这3个士兵的名字分别叫:徐琨、丁逸和张震。原来他们都是人才,丁逸是一等一级锻工,徐琨和张震都是一等一级钳工,三个人就组成了一个小型兵器修械所。

1943年初,日军在苏中地区实施反复的“清乡”、“扫荡”,新四军第1旅军工科为保存技术骨干,把军工厂二三百人化整为零,分到各团,要求他们在形势好转后,再回旅部。



徐琨、丁逸、张震等人便这样来到了廖政国任团长的第1团。结果,他们一年时间,为1团造出了一万多发子弹。廖政国看到这么多子弹别提多高兴。当时打仗,子弹太珍贵了,廖政国把这三人当宝贝看待。

当时,团长津贴费是每月3斤猪肉,而廖政国给三人的技术津贴却是9斤猪肉,还额外供应三条山东生产的大鸡牌香烟,超过了当时团级干部的三倍。1944年抗战形势有了好转,旅部命令几个人回去。



廖政国却不放徐琨、丁逸和张震三人走,几次找他们谈话:“你们还造几千发子弹后再回去。上面的命令是命令,我不是不服从,完成任务后再走。”结果,三人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廖政国还是不放他们走。

后来,苏中军区司令员叶飞写来条子,廖政国还是拖着不放人。就这样,三人留在了第1团,留在了廖政国身边。1944年底,苏中军区成立教导旅,廖政国升任旅长,把三人也带到旅部,三人“兵工厂”就升级到旅部。后来,他们又随着廖政国升级到师部、军部。



1950年11月廖政国任志愿军第20军副军长投入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1953年他回国后,任第20军军长,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1955年廖政国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6月,廖政国军长离开20军,到南京的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再也没有回到20军,从此与徐琨、丁逸、张震三个兵才真正分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