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江苏、湖北、湖南。夏初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以个大、断面皮部色白者为佳。

【性状特征】

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长1~3cm,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放射状。气微,味甘、微苦辛。以个大、色黑、断面皮部色白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疬,蛇虫咬伤。


【效用分析】

天葵子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外科常用药。可用于热毒壅盛所致之痈肿疔疮、乳痈肿痛,痰热郁结之瘰疬痰核,肿硬疼痛以及蛇虫咬伤等。

【配伍应用】

1. 天葵子配浙贝母

天葵子长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浙贝母长于清热化痰,散结消痈。二药配伍,增强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之效,适用于热毒郁结之乳痈肿痛等。

2. 天葵子配紫花地丁

二药均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之功,天葵子尤善消肿散结,为外科常用药;紫花地丁尤为治疗毒的要药。二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效,适用于疔疮初起,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

【药理毒理】

抗肿瘤:

天葵子生物碱部位250、500、1000mg/kg灌胃S180细胞致荷瘤小鼠模型,连续9d,均有抑瘤作用,高剂量抑瘤作用明显,抑瘤率为37.1%。

【成药例证】
通脉宝膏

药物组成:

金银花、蒲公英、苦地丁、野菊花、天葵子、黄芩、当归、赤芍、延胡索(醋制)、牛膝、鸡血藤、玄参、石斛、黄芪、白术(麸炒)、天花粉、甘草。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益气滋阴,活血通络。用于毒瘀阻络、气阴亏虚所致的脱疽,症见肢端灼热红或暗红,持续性静止性疼痛、夜间为甚,兼见潮热、口干或低热、倦怠乏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见上述证候者。

2

皮肤病血毒丸

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忍冬藤、苦地丁、天葵子、土贝母、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黄柏、赤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地黄、牡丹皮、白茅根、紫草、紫荆皮、赤芍、益母草、茜草、川芎(酒炙)、桃仁、红花、蛇蜕(酒炙)、防风、蝉蜕、牛蒡子(炒)、苍耳子(炒)、浮萍、荆芥穗(炭)、苦杏仁(去皮炒)、桔梗、白芷、皂角刺、大黄(酒炒)、甘草。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活血散瘀。用于血热风盛、湿毒瘀结所致的隐疹、湿疮、粉刺酒渣、疖肿,症见皮肤风团,丘疹,皮肤红赤,肿痛,瘙痒,大便干燥。

3

楼莲胶囊

药物组成:

白花蛇舌草、天葵子、水红花子、重楼、鳖甲(制)、莪术、半边莲、土鳖虫、水蛭(烫)、红参、制何首乌、龙葵。

功能与主治:

行气化瘀,清热解毒。本品为原发性肝癌辅助治疗药,适用于原发性肝癌Ⅱ期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肝动脉插管化疗,可提高有效率和缓解腹胀、乏力等症状。

【本草摘要】

1.《本草求原》

“主内伤痰火,消瘰疬,恶疮,浸酒佳。”

2.《医林纂要·药性》

“解一切热毒,金石药毒。”“定小儿惊悸,治吐血、衄血,涂火疮热毒。”

3.《湖南药物志》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敷乳毒,腹水,水肿,目赤肿痛,犬咬伤。”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赖冰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