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通讯员 孙静

日前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中,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认了一名流浪人员的身份,正是失联近7年的安徽男子李某运。男子年近七旬的老父亲和家人凌晨赶到青岛接人,2月16日晚,顺利回到淮南老家。


工作人员与家属核实身份证件,左一为李某运父亲,右二为李某运叔叔

2月14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接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一名长期在李沧区流浪的男子,经人脸识别技术确认,正是安徽淮南李某运,他已与家人失联近7年。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某运年近七旬的父亲与家人连夜驱车10小时,从安徽淮南赶赴青岛,希望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团聚。

然而,当家人见到李某运时,却发现他无法认出亲人,思维也出现混乱。据家人回忆,李某运13年前离家到青岛打工,最初几年还与家人保持联系,但2018年后突然失联。家人曾多次寻找未果,直到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通过技术手段确认了他的身份。

自2024年11月“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以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对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聚集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李某运正是在李沧区渠源路的一处小树林中被发现的。

初次见到李某运时,正值青岛气温骤降,他衣着单薄,仅靠一层薄被御寒。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向他讲解救助政策,并提供了食品、矿泉水、御寒衣物等物资。尽管李某运最初拒绝接受站内救助服务,也不愿与工作人员交流,但工作人员并未放弃,持续为他提供帮助,并为他加铺了多层新的被褥。最终,李某运同意工作人员为他拍摄照片,这成为确认其身份的关键一步。


工作人员为李某运加铺被子褥子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中心收到了李某运的身份信息,并在淮南市救助管理站的协助下,成功联系到其家人。2月15日凌晨,李某运的家人赶到青岛,在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协助下,李某运由家人陪同就医诊治,并在2月16日晚上回到淮南老家。李某运的父亲泪流满面地说道:“我们以为再也找不到他了,感谢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一家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李某运的案例是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心通过科技手段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已成功帮助多名流浪乞讨人员与家人团聚。据统计,自2024年11月专项行动启动,中心共救助392人次,其中站内救助269人次,购票返乡116人次,护送返乡29人次;站外救助123人次,出动车辆100余次,出动工作人员350人次,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安全过冬。

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也将继续加大街面排查力度,完善救助发现机制,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助力他们重返家庭与社会。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