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将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5件实事,涵盖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领域。其中第四件实事提及“改造青岛北站东广场既有地下停车场,完善配套站前路和安顺路地面道路,实现出租车、网约车顺畅接驳换乘”。


地下停车场及地面道路位置示意

2月20日,记者自青岛地铁集团获悉,市办实事确定的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及地面道路一体化疏堵工程是青岛TOD一号工程的重点施工区域,旨在通过改造和提升青岛北站东广场既有地下停车场设施,实现出租车、网约车顺畅接驳换乘,进而提升区域交通接驳能力和道路网服务水平,有效缓解青岛北站东广场的地面交通拥堵问题。

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岩介绍,被列入青岛市2025年市办实事的工程分为青岛北站东广场既有停车场改造为出租车、网约车停车场,以及东广场区域内站前路、安顺路地面路建设两部分。改造完成后,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场及配套道路将焕然一新,地下南侧为出租车停车场,可容纳250辆车,北侧为网约车停车场,可容纳300辆车;届时,乘客将可于地下停车场高效换乘出租车与网约车,实现“无风雨归家”,道路设施的完善将极大提升青岛北站东广场的地面交通疏解能力。

青岛TOD一号工程地处半岛几何中心,占据南北交通的咽喉。片区内的青岛北站,集高铁、地铁于一体,形成“2+3+2”(机场、高铁;地铁1、3、8号三线换乘;跨海大桥、环湾大道)交通大网枢纽格局,每日客流量、车流量巨大,其中东广场站前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施工过程中,青岛地铁不断疏通卡点、纾解难点,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为确保市办实事项目按期完成,施工区域克服制约因素,在保证青岛地铁1、3、8号线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精细化施工,优化混凝土配比,抢抓列车停运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保障混凝土顺利凝固、不裂不渗。

中铁二局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经理付海龙介绍,目前,整个安顺路区域已全面开工,返岗人数接近1000人。安顺路区域和地面路区域的施工正在有序推进。按照整体规划建设进度,东广场区域内站前路及安顺路地面道路将于今年8月实现通车,出租车、网约车停车场将于12月具备使用条件。


东广场地下空间-出租车场站效果图

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及地面道路一体化疏堵工程将打造片区立体交通系统,实现站城融合、产城融合、多元功能融合。据介绍,青岛TOD一号工程遵循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充分利用青岛北站交通枢纽强大的辐射能力和效能优势,按照“泛文娱体产业赋能,创意设计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商业商务)集聚”的产业定位,打造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示范区和以全空间无人体系为特点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加速构建起站产城一体化布局的生态圈。建成后预计可提供“10万+”就业岗位,为4.6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年均创造约100亿元GDP等社会经济效益。目前,作为青岛TOD一号工程首开项目的东广场地下空间,正在开展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已完成85%。

在加快建设青岛TOD一号工程片区基础设施的同时,招商和配套工作也是捷报频传。青岛地铁集团坚持招商先行,聚焦产业目标、项目落位、投资逻辑,高效能驱动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打造商业、文旅及教育配套。

站前商业项目是青岛TOD一号工程中的核心商业项目。据悉,该项目将以“潮运动、潮文化、潮娱乐、潮都会”为主题,打造一个复合型体验式高品质的消费新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聚集。同时,该片区还引入了山东大学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学校,学校将涵盖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致力于依托山东大学基础教育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完善低效片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依托项目得天独厚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将在西片区落位城市旗舰级文旅项目,打造山海文化旅游体验综合体,构建“多核驱动”的文旅产业发展新场景,打造“一程多站”的游购娱新模式。

青岛地铁集团将继续秉承“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理念,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不断优化青岛北客站片区交通布局,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