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4 日,Airbnb(爱彼迎)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财报——第四季度总预订金额(GBV)高达 17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4%;全年营收突破 110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创下历史新高。受此消息影响,Airbnb(爱彼迎)股价大涨14.45%,逼近52周新高。



Airbnb财报同时也提到了全球民宿市场,尤其是在欧洲、拉美和亚太地区,展现出强劲增长。巴黎奥运会的刺激效应、跨境游复苏、新兴市场的旅游需求攀升,都让 Airbnb 不仅巩固了市场地位,还在高端住宿、长租旅居、定制化体验等细分领域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中国没有Airbnb:国内民宿业太惨了

然而,在海外民宿市场热火朝天之际,国内民宿市场却陷入冰火两重天。《凤凰网财经》1 月底的报道指出,在泰国深陷舆论风波时,更多游客蜂拥进了海南三亚,当地「22 万一晚酒店被订光」的话题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三亚多位一线民宿酒店从业者却表示,即便下调了客房价格,还是看不到订单增加。



这不只是今年春节假期的问题,去年《工人日报》在暑期结束后的报道中也表示:从发达的滨海到偏远的西部地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旷野,时常听到民宿经营者的一声声叹息:

「单价是平常的半折,客流大幅减少,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订单减少、价格下滑,资本也不再热衷于补贴模式。更关键的是,用户信任正在流失。对国内消费者而言,民宿体验充满不确定性,「幽灵民宿」(房源上线但实际无法入住)、随意取消订单、临时加价、恶劣卫生状况等问题层出不穷。

即便是在头部平台,也难以避免。

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塑造的「滤镜」之下,用户经常遭遇现实与宣传不符的情况,在小红书上搜索「途家」「木鸟」可以看到大量投诉无门的吐槽,黑猫投诉也能看到房客甚至房主对于平台的投诉,导致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回归标准化管理的传统酒店。



小红书和黑猫投诉上的吐槽,图/雷科技

但在这种背景下,途家、木鸟、小猪、美团以及携程民宿等国内头部民宿平台又是如何破局的?至少从途家、木鸟发布的自家报告来看,2024 年头部民宿平台似乎还在保持增长。

中国头部民宿平台,还在努力破局

在 2024 年 12 月中发布的《2024 年民宿观察》中,途家民宿表示,2024 年整体「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 30%,其中 7 天以上旅居订单增长 34%,部分小城目的地的民宿预订量甚至翻倍。

无独有偶,木鸟民宿也在今年 1 月发布的《2024 年度民宿消费报告》中透露,2024 年平台订单量「高开稳增」,交易量和间夜数实现双增长,尤其是在下沉市场的表现依旧亮眼。

这些数据至少说明了,在整体唱衰和不满之下,至少国内头部民宿平台 2024 年的预订量和订单量还在增长之中。

但比起亮眼的成绩单,国内民宿市场更需要可能还是这些头部平台的破局之道。事实上,头部民宿平台也确实意识到了国内民宿市场的「混乱」。



去年 4 月,途家民宿在 13 周年年会暨全国房东 Super 见面会上就首度发布了民宿金字塔体系,宣称将从海量房源中通过系统数据筛选出优选民宿、通过实地验真筛选出严选民宿,通过房东档案筛选出臻选民宿。

途家民宿之所以推出这套新的体系,本质上是试图从供应端对民宿市场混乱现状的一次修正。

另一方面,为了提升房东的服务能力,途家民宿 2024 年还上线成长公益课,覆盖了新疆、西藏、甘肃、黑龙江等地近 200 万人次,还包括并组织多场线下交流会等房东社区活动,让房东交流服务经验。

但如果对比 Airbnb,还是能明显看到作为国内民宿的头部品牌,途家民宿步子还是走得太小了,这里我们先按下不表。

相比途家对供应端的优化,木鸟民宿的策略更倾向于扩张下沉市场。在一二线城市的民宿行业陷入价格战、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木鸟民宿选择把目光放在县域市场,借助「小城游」的热度,在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中找到新机会。



图/木鸟民宿

2024 年,木鸟民宿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订单增长率远超一线城市,其中咸阳、伊春、博尔塔拉等地的民宿订单涨幅甚至达到了三位数。但不同于一二线市场,下沉市场的消费逻辑并不完全相同。

这里的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房东的运营能力也参差不齐,如何保证房源质量和用户体验,是木鸟民宿必须面对的挑战。同时年轻用户的忠诚度往往也较低,如何留住这些用户,也是木鸟民宿面临的一个课题。

而在途家和木鸟民宿之外,OTA 平台对于民宿市场向来也是虎视眈眈,尤其是酒旅领域的两大巨头——美团和携程。

如果说途家和木鸟都还在围绕民宿市场调整策略,那么美团的打法则更具野心。去年 8 月,美团在深圳、杭州、成都、郑州、福州、西安等全国 40 多个城市上线民宿租房服务,瞄准了长期存在的「中短期+拎包入住」租房需求。



图/美团

对房东而言,长期租约意味着更稳定的收入,减少淡季的空置压力。对用户而言,比起传统租房市场的「押一付三」等要求,美团的民宿租房模式更加灵活,尤其适合短期工作者、自由职业者、旅行达人等人群。

至于早年把民宿业务卖给途家的携程,更多将民宿业务作为酒店业务的一种补充,更多瞄准缺乏酒店的乡村民宿市场,并且重点押注高端乡村民宿需求,而不是全面铺开民宿业务。



图/携程

按照携程的说法,2024 年携程平台上的乡村民宿订单增长了 24.3%,其中高端乡村民宿增幅更是达到了 23.4%。此外,携程旗下的「携程度假农庄」项目,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落地 34 个度假农庄。

深度洗牌,高质量发展是国内平台的出路?

如果说过去几年是民宿「野蛮生长」的时代,那么接下来民宿必须进入「筛选」和「淘汰」的阶段。一线城市的短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单纯靠低价竞争的民宿,已经无法维持长期盈利。

没有特色、服务差、体验感低的房源,最终会被市场淘汰。途家推出金字塔体系就是一个信号,优选、严选、臻选的分级标准,意味着头部民宿平台也意识到了房源和服务质量对于用户体验的关键影响。

但这还远远不够,Airbnb 在过去一年不仅移除超过 20 万个低质量房源,同时还新增 Superhost 优质房源 26%,从供应端的两端同时发力提高房源质量。



图/ Airbnb

不仅如此,去年 10 月 Airbnb 还进行了新一轮平台升级,推出了多达 50 多项新的产品功能,绝大部分都聚焦——个性化,比如个性化搜索提示、个性化筛选以及个性化房源亮点。

以个性化房源亮点为例,Airbnb 会对常带娃出游的用户突出显示「浏览房源拥有宽敞的游乐空间」等信息。

同时尽管基本退出了国内市场,但 Airbnb 还是保留了爱彼迎出境游业务,并且专门在热门目的地挖掘了「中文房东」房源,供用户选择。

国内民宿平台也在逐步走向类似的方向,提高房源和服务质量,但距离让用户满意可能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民宿市场,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拐点。低端房源的出清,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精品化、品牌化、智能化,也是未来真正的增长点。

换言之,国内民宿行业的「淘汰赛」还会继续,强者恒强,劣质房源逐步退出市场,民宿市场终将回归良性竞争。最终能够笑到最后的,不会是价格最低的那一批,而是能让用户放心预订、愿意复购的品牌化民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