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本文字数:192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导读:从国家和地区来看,1月,来自中国大陆的访日游客数量最多,达到98.03万人次,占日本当月外国游客规模的26%。
作者 |第一财经 潘寅茹
日本单月海外游客入境数量再创新高。
当地时间20日,日本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访日外国旅客达到378.12万人次,刷新单月最高纪录,较去年1月增加100万人次以上,同比增长40.6%。
该数据不仅大幅超越2024年12月创下的单月348.98万人次入境的先前纪录,还在单月内首次突破了370万人次的大关。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来自中国的访客最多,达到98.03万人次。此前,由于日韩关系转暖,韩国赴日游客数量多月位居第一。
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认为,按照1月的发展趋势,今年全年访日外国游客数量有望再度刷新纪录,突破4000万人次。去年全年抵达日本旅游的海外游客数量为3687万人次,超过了2019年(3190万)时创下的最高纪录。
2023年3月日本政府修订后的《促进日本成为旅游之国的第四次基本计划》提出了“可持续旅游”“扩大消费”和“促进地区旅游”三大支柱,以及有关农村地区旅游消费和住宿的新政府目标。其中,上述目标显示,力争到2030年吸引访日外国人数达6000万、消费额达到15万亿日元。
这些因素主导
日本国家旅游局的分析显示,1月底亚洲多国的春节假期,是推高此次单月入境人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在中国市场中尤为明显。根据携程和同程的数据,今年春节出境游市场中,日本排名第一,领先于泰国、新加坡和韩国。
中日间航线的增加、机票价格有所下降,成为了推动中国游客春节期间赴日的主要利好。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东方航空的日本航线增加54%,春秋航空的出境旅客量更是暴涨76%。日本航空业也是如此。其中,全日空(ANA)今年1月还推出面向购买国际机票的中国游客提供免费在日本境内转机的优惠。2月3日,全日空集团首席财务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春节期间中国航线的收入同比增长超50%,并表达对未来保持强劲中国游客入境量的期待。
除了春节效应外,日本国家旅游局表示,海外飞往冲绳县那霸机场和福冈机场的地方航线增加航班也是吸引入境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当前恰逢日本的滑雪季,冬季运动的旺盛也带动了访日需求的增加。日本国家旅游局表示,1月澳大利亚(35.3%)和美国游客(38.4%)的增加,多为日本的冬季运动吸引。
每年冬季,日本的滑雪产业成为拉动日本旅游业及其上下游的绝对主力。日本旅游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日本当前有500多家滑雪场,东北地区以150个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海道,约有130个,中部地区有约120个滑雪场,主要分布在1998年冬奥会的举办地长野县、新潟县等。滑雪爱好者可以在日本找到粉雪、干粉雪等各种雪质的滑雪场。
就国别和地区的细分数据显示,1月,来自马来西亚和中东的游客同比增幅仅次于中国大陆,分别为133.8%和102.2%。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7月以来,韩国游客一直位于日本入境游的第一位。此次也是2年多来,中国大陆游客规模首次超越韩国,成为日本入境游的主力。1月中国大陆游客赴日占日本当月海外游客数量约26%。
去年12月25日,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达成10项共识。据外交部网站信息,共识中的第三条就提及“支持旅游业合作,出台更多便利化措施促进两国游客互访”。
旅游业成第二大出口产业
入境游的火热,对日本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在不断体现。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去年发布的《2024年经济影响研究》报告就已显示,2024年旅游业对日本经济的贡献预计将达到近44.6万亿日元,较2019年的贡献高出5.7%。
日本财务省今年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为29.26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6.67万亿日元,增幅为29.5%。据悉,这是自1985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值。
服务贸易方面,入境游带来的收入增加功不可没。上述数据显示,得益于入境游的火爆,日本去年服务贸易逆差缩小至2.62万亿日元。
日本内阁府2月17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4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微增0.1%,低于2023年1.5%的增速。2024年日本货物及服务出口增长1.0%,进口增长1.3%。
在去年访日游客数量创新高的同时,海外游客的消费也刷新纪录。日本国家旅游局的上述数据显示,2024年海外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额首次突破8万亿日元大关,达到8.14万亿日元,较上年增长约53.4%。人均消费额约为22.7万日元。今年春节期间,日本大型连锁百货公司高岛屋表示,中国游客的到访和消费“非常强劲”,与去年春节相比,免税销售额增长50%。
在2014年收获2099亿日元旅游贸易顺差后,日本的旅游贸易再没有出现年度赤字的记录。近些年来,日本的旅游出口的规模已超过了半导体出口,正迅速成为继汽车之后日本第二大的出口产业。
微信编辑| 生产队的驴(继续上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