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特朗普在上任第1个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的努力失败之后,现在正试图在第N个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但即便是到了第N+1个24小时,恐怕要结束俄乌冲突也没有那么容易。
目前特朗普的进展已经到了美国和俄罗斯代表,正在沙特举行会谈的地步,如果会谈有进展,下一步特朗普计划和普京在沙特直接会面。至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需不需要参与会谈,在特朗普看来似乎不太重要,只要他和普京能达成一致,那么俄乌冲突就可以停止。
但是很显然,在泽连斯基的背后,既有美国民主的势力,也有欧洲那些在美国国际金融资本麾下效力的政治势力。所以现在泽连斯基还在试图反抗,这是因为欧洲的这些再次被美国出卖的政治势力,一旦遭遇美国的抛弃,可能也在害怕遭遇内部的清算。
而随着美国的政策推动,特朗普似乎已经决意要停止俄乌冲突,缓和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担心美国的政策,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也就是联合俄罗斯来对付我们。
其实这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担心,外界对于特朗普的俄罗斯政策,一直有类似的担心,包括美国内部的战略学者米尔斯海默,也一直有这样的主张。只是随着特朗普的战略推进,现在这种担心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有人认为过去俄乌冲突中,我们保持中立暧昧,没有明确站队,将会在未来的美俄联手中变得被动。这个观点属实是没法吐槽。属于是在一个错误的观点上,用一个错误的结论得出另一个错误的结论。
首先咱们说对于俄乌冲突,我们的国家利益是什么?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台面上国家是不能这么说的,但实际上大家都清楚,咱们的利益最大化选择,既不是不要,也不是停,而是不要停,一直打下去,就是我们的利益最大化。
这点都理解不了,就没法往深了再聊了。所以表面上暧昧中立,实则扶弱对强,然后又不卖武器,避免战场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就是我们的最高追求,但是我们又不能表现得太直接,说白了,就这么点事。
02
大毛潜力大,最好把他们都耗死,我们摘取最后胜利的果实,这是上上策。在此基础上,再说美俄联手,在这件事上,你不能被特朗普牵着鼻子走,他说联俄,俄罗斯都不敢信,你居然抢先上头了,那不就是盲信美国吗?
对于真正的大国来说,没有所谓的站队一说,站队都是针对小弟来说的,小弟在大国的身后站队,这是常规之举。大国不管站在哪,它就是一队,所以在俄乌冲突这样的国际事件背后,也不存在我们去给谁站队的情况。
不管我们怎么表态,我们自然就已经是最重要的一方势力,代表着中国的看法,中国的态度。谁支持谁反对,都得掂量我们的看法和态度背后,所蕴含的战略意图。即便从俄乌冲突的双方来说,只有他们站队我们,没有反过来我们站队他们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中美站在哪,哪就是队。如果他们中有一方是站队美国,那另一方不说是站队我们,也绝不可能是我们站队他们,这个起码的位置关系要摆正。
所以我们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美国如果真的要联俄,那么第一步要做的肯定也不是对付我们,而是如何定位欧洲。
在美国,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特朗普处于一个地缘战略上的不可能三角中,既要经济与安全上分化俄欧,又要地缘上联俄抗中,还要控制欧洲加强美欧经济利益。
特朗普现在要缓和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停战只是第1步,而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停战之后,欧洲在战争上面的投入变成了沉没成本,在这一块该要如何进行补偿?
如果没收俄罗斯的资产,俄罗斯不同意,停战可能可以,但要联合起来,那恐怕还有很多障碍。如果全面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制裁,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经济结构再次联合起来,那么美国从欧洲获取的经济利益,又将再次失去。
所以特朗普要斡旋停战还有一些可行性,但是要联合俄罗斯对付我们,别的不说,至少在这4年内恐怕很难达成一致。
美国只需要进行一次选举,就可以完全摆脱对盟友的承诺和责任,换句话说,民主让出卖盟友变得简单轻松。被美国出卖的盟友被卖了还无话可说,说,就是对民主的背叛。
美国这套机制,天生就适合用来收割盟友。
对于俄罗斯来说,一个屡次背弃承诺的美国,要如何与其重建信任,即便特朗普可能是一个不会背叛的例外,但是在美国内部大清洗完成之前,大毛敢梭哈特朗普吗?特朗普要是哪天脑洞大开,大毛不又得成为二毛之后的另一个国际笑话吗?
不过这个事情无论如何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一旦俄乌冲突停止,一方面是会减少美国的援乌支出,另一方面确实会有助于美国减轻在东欧方向的压力,而集中精力来对付我们。
至于联合俄罗斯来对付我们,就目前的美国来说,这块内容属于超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