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当太阳到达黄经330度

当时间走到明天18时06分18秒

春天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

悄悄随风而至

一声不响滋润大地

柳树发了芽,玉兰红了脸

春,正温柔发生


时间行至冬春交界,此时的徐州,春天的感觉并不明显,只是忽然有一天,树干中间突然跳出来一抹新绿,小小的,有了一种全然的崭新生机。

春天,忽然就来了。


《历书》中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

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了浩荡春风那席卷天地的气势,消融了冰霜的苦寒,化解了残雪的余阴,雨水散落如飞花,滋润着万物在初春的和暖里昂扬勃发。


大地,正温柔生长。

唐朝韩愈曾赞美春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水可贵,落在田间地头,滴滴如油。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这是让人欢喜的可耕之候,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干旱,雨水一落,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薹开花,百谷就此而丰

春雨,下的是一种美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伴随着雨水而来的,还有属于它的“花信风”。

雨水时节——

一候菜花丨新年第一抹闪亮的金黄,无人不爱。

二候杏花丨杏花是二月的月花,含苞时红,盛开时白,春风吹如雪。

三候李花丨春寒料峭时,它最努力了,一朵朵一簇簇笑闹枝头,可惜李花易谢,开落都在风中,但倒也有它的一番绚烂。


枯木逢春,种子发芽,一场雨水的浸润不仅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一场味觉的盛宴也随之拉开序幕…

尝鲜无不道春笋,不少地方名菜中都有着春笋的一席之地。


有人偏爱那一道腌笃鲜,以春笋和咸肉为主,加点莴笋、百叶结四样放在一起煮,汤炖成奶白色,高汤中的春笋吸满了咸鲜的汤汁。


“春吃芽,夏吃瓜”,雨水这天,就要吃几口刚冒头的春芽。除了口感鲜嫩清爽的荠菜,还有香椿芽,豆芽,芦蒿、豆苗…一口下去,便是占尽好春光。


这泽雨而发的礼物,无论挖采还是烹饪,都要赶早,一旦错过,它们可就长大了。


春节的油腻过后,这样清爽鲜美的吃食最是适宜,听窗外雨水淅淅沥沥,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雨水节气前后,“占稻色”是赣南地区及客家人的旧俗。所谓的“占稻色”,就是把糯谷丢进燃烧的柴火里,爆出的米花越白越多,意味着今年的收成越好

如今,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各地已很少见,但这份对美好的向往,却在春雨的滋润下不减分毫


雨水,轻轻的,闪亮的,是雀跃的春意。

雨水,无声的,丰满的,是绽放的春心。


有人说,雨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的节气,春来雨落,万物初醒,像晨起一刻的懵懂,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烟雨蒙蒙的诗情画意


一夜花开无数,润了天色,生命里许多未知的美好,也正随雨水一起到来,是一发不收的欢喜。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

春水回暖,鱼儿上跃,水獭捕食,吃两口扔到岸上,以鱼祭水,先祭后食。

二候|鸿雁来

大雁感知到春信,即刻从南往北飞。

三候|草木萌动

春始属木,雨一阵阵,草儿、树木逐日抽枝发芽。


雨水▪养生

雨水节气降水会增加,乍暖还寒的天气再加上湿淋淋的小雨,寒湿邪气最容易伤人伤身。

少食油腻之物,肥甘厚腻最易生湿困脾,损伤脾气,也应少食生冷粘杂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可多进食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以健脾养胃。

建议不要过多摄入水果,梨和香瓜等性味寒凉,多吃对脾胃不益。可以食用一些苹果等性味温和的水果,或者选择餐后再食用

这一时节,豆苗和荠菜最为推荐,豆苗性凉微寒,可清热利湿,鲜嫩清香,适合入汤。荠菜性味甘平,能利肝气,明目、益胃。此外胡萝卜南瓜粥、薏苡仁党参粥、山药红枣粥、芡实莲子粥等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

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减少感冒概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早春仍较为寒冷,不宜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慢跑、爬山和散步等较轻松的运动,运动量以出“微汗”为宜


人间珍贵,万物可期

一颗萎靡的心也会重新潮湿起来

去拥抱雨水,拥抱春天把

愿一切美好的事情

都在这个春天发生

部分来源 | 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医药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等

美编丨徐梦雨

编辑 | 黄雨桐

一审 | 姚亮

二审 |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