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王毅部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演讲,引用了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一时火爆网络 。王部长还贴心地提醒大家,如果不知道怎么翻译这句话,可以用deepseek。
弄不好过两天,这句话就成为世界流行语了。
还真是贴切,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个江湖,想要站稳脚根,就必须在保有足够实力的前提下,坚定自己的立场和方向,不管是政治还是人生都是如此。
这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金庸武侠可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而是揭示了超越时代的生存智慧。这包含在武林人物的跌宕的故事里,也体现在包括上面王部长所引的经典话语里。
这里就来讨论一些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金句,略作解读;为凑个整,选取十句(上面的那句除外)。
一、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十六字出现在《书剑恩仇录》里,是乾隆送给陈家洛的玉佩上所刻。
陈家洛身为红花会总舵主,长得帅,地位高,文才武略又都是一时之选,却过于执迷于自己的能力和与乾隆的兄弟情,陷于刚愎自用,最终导致计划失败,不仅反清复明大业受挫,还失去了香香公主,可谓满盘皆输。
他的聪明和强大反而成了他的阻碍。
二、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连城诀》中梅念笙的徒弟们为了争夺《连城诀》,不惜杀害师父、互相残杀,戚长发甚至装疯欺骗女儿,将人性的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恶行没有带来财富和地位,反而都悲惨死去,成为欲望的牺牲品。
为人处世,良心是最根本的底线,昧良心行事,即便一时得意,终也逃不过命运的惩罚。
现代社会虽然没有能看到的“神明”,但大数据时代的信用体系和法律监管无处不在,违背良心的算计最终会害了自己。
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时,用《道德经》里的这句话,让他放下胜负心。
张无忌性本不争,甚至处处是让,却因此赢得明教众人的敬重和信任,被推举为领袖,这体现了“不争而善胜” 的道理。毕竟在自己的专业上面,他做到了天下第一。
很多时候,我们越是不争,专注自身,越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过于计较得失,反而失了本心。
真正的竞争力在于专注自己热爱的领域,而不是盲目参与无效竞争。
四、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这是《笑傲江湖》里金庸的现身说法,道理跟“性格即命运”相类。
令狐冲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他喜欢喝酒,性格疏狂,被岳不群称为“浪子”,但也正是他的真性情,让他得到任盈盈、向问天等江湖豪士的信任,多次在困境中脱险。
每个人都有独特性格,不必强行改变,顺应本心,在适合的领域,自能绽放光彩。与其强迫自己改变性格去适应不适合的环境,不如寻找适合自己性格的发展方向。
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靖是《射雕英雄传》里的英雄人物,他用一生诠释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的真正含义。他与黄蓉放弃垂手可得的逍遥自在的生活,坚守襄阳城数十年,把武功用于保护百姓,重新定义了 “侠” 的概念。
生活中,郭靖这样的大侠自然少见,但并不乏在各自岗位上用行动诠释金庸“侠义观”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武功,但他们的善良和担当,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 “平民郭靖”。
六、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神雕侠侣》里杨过和程英看到白云聚散时的感慨,道尽了人生的无常。
小龙女跳崖后的十六年,杨过从一个偏执的少年成长为神雕侠。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痛苦和挫折,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学会在痛苦中沉淀,领悟人生的真谛。
人生本就充满变数,离别与挫折是常态,坦然接受,在困境中磨砺,方有机会破茧成蝶。
七、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侠客行》中,武林群雄为争名夺利你争我斗,可最后参透至高武学《太玄经》奥秘的却是“文盲”石破天。那些机关算尽的高手反而被名利束缚,失去自由和本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警惕“赢家陷阱”,不要被名利蒙蔽,而失去对生活本质的追求。
八、世上最宝贵之物,乃是两心相悦的真正情爱,绝非价值连城的宝藏
这句话出现在《雪山飞狐》里,这个时候,胡斐与苗人凤之女苗若兰相爱了。最终,他放弃了世人无不觊觎的宝藏;而这份情爱,其实是从《飞狐外传》里程灵素为救胡斐而牺牲自己时就结下了。
在现实的时代里,物质的作用更其强大了,然而真诚的感情恐怕依然是人们心中最珍贵的东西。
九、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张无忌刚进入江湖时,怀着行侠仗义的美好梦想,可现实却给他打击。他的初恋朱九真是名门之后,却“貌若天仙,心如蛇蝎”;他遭遇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阴谋;还发现原本认为温柔善良的周芷若被仇恨扭曲。
这让他明白现实并不像想象中美好,充满了虚伪和算计。而这本就是常态。
接受现实的不完美,认识生活的真实面貌,是一个人真正成长为成年人的重要一步。
十、各有因缘莫羡人
这是《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点化萧远山、慕容博时说的。
段誉、虚竹顺应命运,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获得幸福和成就;而慕容复违背大势,为一个复国残梦不择手段,最后众叛亲离,成了疯子。
萧峰之死让人意难平。不过,他之所以成为人们心中的顶级存在,是因为他坚定地做自己,就像他只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只有一个的阿朱。
人生不是单一的竞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因果。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生活,专注自身成长和内心满足就好。
不得不说,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金庸作品里有着能让我们保持清醒和稳定的“处世之道”。
读金庸江湖故事,走我们的人生大道,进而写下自己的人生故事,岂非一种快事?你说呢?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