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是《神雕侠侣》的后续之作,但认真看过这一部小说的读者会知道,倚天时代被金庸跳过了近百年的时间,直接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元朝末年。
因此《倚天屠龙记》倒是在讲述另外一个故事,和郭靖、杨过两位主角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饶是如此,这一段被金庸跳过的百年岁月,依旧让武侠迷们兴趣盎然。
好比明教第33代教主阳顶天,他所会的武功屈指可数,为何能在后世江湖里仅次于张三丰之下?
一、深不可测的阳顶天
阳顶天是金庸笔下极其特殊的一位人物角色,他从未在书中正式登场,却频频被他人提及。
好比书中是这么写的,圆真森然道:“当年阳顶天武功高出我甚多,别说当年,只怕现下我仍然及不上他当年的功力……”
从《倚天屠龙记》的设定来看,那时候的高手仅有三人,一个是武当派的开山鼻祖张三丰,另一个则是峨眉派的开山鼻祖郭襄,第三个便是明教教主阳顶天了。
郭襄由于为情所困,多年来一直抑郁寡欢,待张无忌横空出世时,郭襄早已香消玉殒。因此阳顶天显然是仅次于张三丰之下的当世高手。
不过问题也跟着接踵而至,阳顶天的乾坤大挪移只练到了第四层,还有一门闻所未闻的“大九天手”。
只有这两门武功,阳顶天是如何打瞎了渡厄的一只眼睛,逼得少林三渡坐了30几年的苦禅,继而创出了那门神乎其技的“金刚伏魔圈”?
莫非是阳顶天的内力很高?任何平淡无奇的一招到了阳顶天的手里,都能自然而然地发挥出巨大无比的威力?
可原著里却是这么写的,杨逍、韦一笑等相互对望一眼,均想:“教主内力之深,实是骇人听闻,当年阳教主在世,也是远有不及。看来今日之战,本教可操必胜。”
这样看来,阳顶天的内力修为算不上惊世骇俗,他又是怎么力挫群雄,让六大门派心惊胆战的?
二、谜团重重
的确,阳顶天算得上是一位神秘人物,关于他的谜团还有很多。
第一、阳顶天身为明教教主,为何敢违背波斯总教“降元”的命令,非要和蒙古鞑子周旋到底?
第二、阳顶天统领明教之时,明教和六大门派已经势如水火,可那时候的张三丰为何没有联手郭襄围剿阳顶天?
只要张三丰、郭襄强强联手,以武当派和峨眉派如日中天的实力,阳顶天的武功再高、明教再强大,也终究难敌张三丰、郭襄的犀利攻势,也就没有后世如此之多的风波变故,更没有谢逊滥杀无辜、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等大事件的发生。
其实,只要搞清楚了阳顶天和郭襄的关系,就能解开以上所有谜团。你且看一看郭襄是怎么称呼阳顶天?
三、郭襄怎么称呼阳顶天?
在连载版的《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第33代教主并不是阳顶天,而是唤作杨破天。
当然,这并不是笔者在这里无中生有。金庸在原著里是这么写的,成昆叹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衲今日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少年时的事……好,一起跟你们说了。各位可知老衲是谁?杨破天是我师兄,杨夫人是我师妹,老衲出家之前的俗家姓氏,姓成名昆,外号‘混元霹雳手’的便是!”
原来杨破天不是别人,正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儿子。
当初金庸将《倚天屠龙记》发表在报纸上的时候,本想将“杨破天”设定为杨过之子。只是金庸写着写着,顿觉得杨过之子的故事太过于荒诞,在随后的三联版和新修版里,金庸删除了“杨破天”,用一个“阳顶天”取而代之。
正是金庸掐断了“阳顶天”和杨过的父子关系,这才让阳顶天的言行举止变得迷雾重重。
原来阳顶天的前身是杨破天,杨破天是杨过之子,郭襄又喊杨过为大哥哥,自然要称呼杨破天为侄子。
这样一来,以下谜团便能水落石出。
1、阳顶天没有像张无忌那般练成了全套《九阳真经》,他只是将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四层,但那门“大九天手”却是杨过留下来的黯然销魂掌改良而成,施法者不需要万念俱灰的意境,照样能打出排山倒海一样的威力。
这样一来,阳顶天在倚天时代,为何武功修为仅次于张三丰之下变得合情合理。
2、阳顶天乃杨过之子,杨过喊郭靖为郭伯伯,郭靖便是阳顶天的伯公。郭靖、杨过都在襄阳城与蒙古鞑子浴血奋战过。作为杨过的后人,阳顶天为何拒绝波斯总教的指令,非要率领明教和蒙古人大打出手就能解释得通了。
3、郭襄仰慕杨过已久,只是杨过独爱小龙女一人,郭襄只能将这份感情深藏心中。
俗话说得好:爱屋及乌,即便郭襄知道明教乃魔教,只是明教教主是心上人的儿子,郭襄又怎么会联手张三丰攻上光明顶?
4、张三丰当年在华山之巅得了杨过传授的三招,继而反败为胜,击退了不可一世的尹克西。
从某种意义来说,杨过是张三丰在武学上的启蒙老师。加之张三丰也知道杨过是名动江湖的神雕大侠,能与郭靖、黄药师、一灯大师、周伯通并列为神雕五绝。
正因为如此,对于杨过之子阳顶天,张三丰为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能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解释。
综上,金庸的武侠小说博大精深,蕴含了诸多暗线,也只有细细品读、认真思索,方能明白金庸先生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