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天龙八部》共有三位主角,分别是段誉、虚竹、萧峰,而段誉是主角中的主角,只因段誉所占的篇幅是三主角中最多的。
随着萧峰自尽死在了雁门关,段誉、虚竹也分道扬镳。不过段誉正值当打之年,又收获了最多的粉丝,金庸为什么不续写《天龙八部》,讲述段誉的后续故事?
一、段誉后传
认真看过《天龙八部》的读者会发现,在书中的开篇,金庸就以段誉作为第一视角,讲述了这个呆子如何离家出走、如何坠入悬崖、如何练成神功、如何痴迷王语嫣等一系列的精彩故事。
可以这么说,虚竹、萧峰虽然也是主角,可都是借着段誉的视角一个个映入了读者的眼帘。
的确,段誉俊美儒雅、痴情风流,又在机缘巧合之下练成了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六脉神剑三大神功,最后还与神仙姐姐王语嫣相依相偎。如此奇遇、如此艳遇,自然会让读者们心驰神往,恨不得穿越到书中化身为段誉,亲自踏上一段波澜壮阔的江湖之旅。
有意思的是,《天龙八部》以真实的北宋作为蓝图,而《射雕英雄传》则以南宋作为故事背景。只要金庸愿意,他完全可以续写段誉,以此创出一部《天龙后传》。
但金庸为何写完《鹿鼎记》就匆匆封笔?
二、金庸的武侠世界观
金庸封笔之后并没有停止创作,他花费数年的时间在2006年发行了新修版系列。
在新修版的《天龙八部》里,金庸如此写道: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可见在金庸巧妙地改动之下,《天龙八部》竟能与《射雕英雄传》遥相呼应。也正是在新修版的加持之下,金庸的15部著作已经同属一个武侠世界观。
值得一提的是,射雕时代的南帝段智兴可是段誉的亲孙子。因此《天龙后传》的横空出世显得很有必要,但金庸为什么不敢续写段誉?
笔者认为,多半与面露死相的段誉大有关联。
三、面露死相的段誉
段誉什么时候面露死相?他的死相不是一次,而是多次,甚至可以说贯穿了整部《天龙八部》。
原来段誉坠入悬崖之后在崖底找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这个山洞唤作琅嬛福洞。
段誉经过一番探寻,发现了白玉雕像的脚下有一个蒲团。蒲团被段誉磕破后,露出了一帛书,帛书里记载了北冥神功的修炼之法。
段誉只是练成了北冥神功的一小部分,打通了大拇指的少商穴,就能凭借这门奇功巧取豪夺,吸走了诸多好手的内力。
由于北冥神功吸人内力,一度被认为是一门邪功。既然是吸人内力、纳为己用的邪功,自然就有它的副作用。
果不其然,段誉每逢吸走他人的内力,就会浑身抽搐然后昏死过去。
随着段誉吸的内力越来越多,他晕厥的时间就越来越长。在天龙的末尾,段誉在枯井里吸走了鸠摩智、王语嫣的内力,此时的段誉自然而然地再次面露死相。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鸠摩智一惊之下,息关大开,内力急泻而出,源源不绝地注入段誉喉头“廉泉穴”中……就连王语嫣也猛然间打个寒噤,登觉内力不住外泄。原来段誉的“北冥神功”不分敌我,难做选择,连王语嫣一些浅浅的内力也都吸了过去。过不多时,段誉、王语嫣与鸠摩智三人一齐晕去。
注意看,段誉再一次晕了过去,而且这门北冥神功不分敌我,就连让段誉魂牵梦萦的神仙姐姐的浅薄内力,也一并被段誉吸走。
可以预见的是,段誉最后带着王语嫣、钟灵、木婉清返回了大理,成了大理的宣仁帝。帝王都有三宫六院,段誉又怎么会满足于王语嫣等人,他的后宫里必然聚集了三千佳丽。
只是段誉的北冥神功无法自控又敌我不分,每当段誉的大拇指无意触碰到妃子、宫女,就会情不自禁地触发北冥神功,段誉和身边的女人势必一次次地昏厥过去。
段誉明知道北冥神功害人不浅,可正如前文所说,段誉就是一个沉迷于美色的风流公子。美色当前,他岂能按捺得住?
时间一久,段誉必然会应验扫地僧在藏经阁说过的一个预言。
扫地僧曾对萧峰、萧远山、慕容复、鸠摩智等人说过,武功越练越高,终究会遇到武学瓶颈。
在少林,这种现象叫做“知见障”,在别的门派,这种现象唤作“武学障”。
随着“武学障”越来越严重,习武之人若没有用慈悲心化解戾气,辛苦半生所练的武功反而会吞噬修炼者,轻则经脉俱断、重则走火入魔。
段誉练成的北冥神功无法收发自如,早在闯荡江湖的时候就吸走了多人的内力。倘若要续写段誉,自然无法绕开“段誉吸人内力”的延伸故事。
加上段誉登基为帝、日理万机,还在后宫里频频触发北冥神功,如此状态之下的段誉更容易遭遇戾气反噬。
这样一来,历史中的段誉(段和誉)为何万念俱灰、为何落发为僧就能解释得通了。
综上,这一部《天龙后传》太过于荒诞不经,和金庸一贯宣扬的积极向上的武侠小说背道而驰,自然胎死腹中,无法成为金庸的另一部武侠巨作。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