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一座千年古城,各种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但是说起潮州,人们最先想起的肯定就是那一群说着潮州话的潮汕人。
潮州市,车牌代码粤U
潮州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
全国撤郡设州
第二年义安郡改名潮州
因该州南部濒临大海
潮水在此涨落往复,故以此命名
原义安郡改称潮州,广东潮汕地区一带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期历代行政区名称潮州,因此以潮州代指潮汕,今中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仍称潮汕为潮州。“潮州”也是当代潮州市名。
潮州市是广东省地级市,潮汕地区四市之一。三面位于广东省内,与梅州,揭阳,汕头接壤。南面频临中国南海,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东北部与福建省诏安县,平和县相邻。
潮州市总面积3600.9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山区约占潮州市陆地面积的65.2%。境内群峰起伏,河流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
潮州境内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凤凰山脉。北部凤凰山主峰鸟髻号称粤东第一名山,海拔1497.8米,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源地。
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1个县(饶平县)及1个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辖区情况
潮州市湘桥区
湘桥区位于潮州市中心城区, 东与饶平县、汕头市澄海区交界,西与潮安区、枫溪区相连,南与潮安区、汕头市澄海区相接,北与潮安区、饶平县接壤,辖区面积为325.35平方公里。
湘桥区,隶属广东省潮州市,是潮州市的中心城区,地处韩江中下游,因域内有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而得名。
湘桥区于1991年12月设立,2013年6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原潮安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三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辖。湘桥区是潮文化核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 、“领海名邦”、“岭东首邑”之美誉,境内有笔架山、金山、葫芦山和韩江形成“三山一水护城廓”的自然风貌,有湘子桥、开元寺、韩文公祠等名胜古迹,是历代郡、州、路、府、道和行署、专区、市、县行政机关所在地。
1991年12月7日,湘桥区辖原潮州市西湖等8个街道,意溪镇及枫溪镇、古巷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潮州市太平路。
2002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凤新)、1个镇(意溪)。
2013年8月原潮安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辖。
2017年1月1日,根据《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凤泉湖高新区(潮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铁铺镇人财物整体托管凤泉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管理。
截至2018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凤新街道、湘桥街道、西湖街道、金山街道、太平街道、南春街道、西新街道、桥东街道、城西街道)、4个镇(意溪镇、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区政府驻凤新街道。
湘桥区境内水文
韩江干流
湘桥区主干河道韩江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境区。 韩江上游分为梅江和汀江。潮州河段在湘子桥南分东、西、北三溪分流入海。分流的北溪,在澄海东里与南溪汇合后,经义丰溪入海,长30公里。东、西溪曲折南流,中部由蓬洞河相互沟通。东溪经莲阳河北港入海,长38公里;西溪下游再分梅溪、新津河、外砂河入海,长42公里。若以潮州市界为起止点计,干流韩江(入市境至北溪口)长31.4公里;西溪33.6公里;东溪13.1公里;北溪17.9公里;四流合计总长96公里。
桂坑水
桂坑水发源于饶平县坪溪尖石岽,流经饶平县坪溪镇,湘桥区意溪镇、桥东街道、潮安县磷溪镇,最后在磷溪镇的温湖汇入韩江支流北溪。流域总集雨面积117平方公里,河长31公里。桂坑水上游坡陡流急,下游河床窄浅水流滞慢,上游河床比降34.4‰,下游河床比降0.40‰,全河道平均坡降14.l‰。
文祠水
文祠水发源于潮安县凤凰镇和文祠镇交界的牛踏溪石坑水,流经文祠、意溪镇并归槽文祠截洪后,直接注入韩江。流域总集雨面积63平方公里,河长18.6公里,河流坡度为6.5‰。
三利溪
三利溪是北宋时开挖的人工渠,在市区境内的人工河长5.5公里,集雨面积18.87平方公里。原经南门涵、环城西路、新乡、云梯等地于枫溪长美流入西山溪。
湘桥区主要旅游景点
湘桥区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山、葫芦山、笔架山、别峰山、西湖、北阁佛灯景区、祭鳄台景区、太平街义兴甲巷、石庵、淡浮院、紫莲森林度假村、千果山旅游区、凤凰洲公园、人民广场、滨江长廊、古大土庵、别峰古寺、松林古寺、泰佛殿、涵碧楼、葫芦山摩崖石刻、广济门城楼、凤凰塔、已略黄公祠、开元镇国禅寺、许驸马府、广济桥、红山森林公园、饶宗颐学术馆、北阁佛灯等。
潮州市潮安区
潮安,潮州市下辖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韩江贯穿全区南北96千米,南连汕头经济特区,处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金三角”地带。
潮安区辖16个镇和1个国营林场,其中耕地面积31.3万亩,山地、丘陵面积110万亩,设置461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065.92平方公里;下设392个行政村和26个社区居委会,2013年总人口100.4万人。潮安是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潮安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0万人。
潮安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的海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潮安与原潮州市几经拆分、撤并、改称。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潮安县恢复建制,县城设于庵埠镇,隶属潮州市管理。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调整潮州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安区,并将原潮安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理。
截至2014年4月20日,潮安区辖16个镇和1个林场:庵埠镇、文祠镇、凤凰镇、江东镇、东凤镇、龙湖镇、彩塘镇、金石镇、浮洋镇、沙溪镇、凤塘镇、古巷镇、登塘镇、赤凤镇、归湖镇、枫溪镇、万峰林场。
潮安区地形地貌
潮安区北部地形为山区丘陵间杂着两片盆地,南部韩江两岸是一片
冲积平原。潮安区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余为平原、盆地和水系。
丘陵:地貌较为破碎,丘陵分布比较分散。区境中部为主要丘陵区,南部平原区内也分散着一些孤丘。
盆地:较大的盆地有凤凰盆地和归湖盆地。
平原:主要是韩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以竹竿山为顶点,向南作扇形扩散展开,南连汕头市澄海区和汕头市的海岸沙陇平原区,西与榕江平原接壤
潮安区境内水系
韩江水系
韩江为粤东第一大河,源流有两条,即梅江和汀江。
梅江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与陆河县交界的七星岽,汀江发源于福建省宁化县的木马山,两江汇合于三河后称为韩江, 韩江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区境,支流众多,有凤凰溪、文祠水、秋溪水、田螺湖水、石陂水、金砂溪水、铁水、坎下湖水、江东水、白莲水、白贡水、浮石水、小松水、大松水、克安水、西林水、绿竹水、高厝塘水、头塘水、二塘水等,形成巨大水系。
集雨面积共达400平方公里以上。在潮州市区以南,韩江分东溪、西溪、北溪,流经潮州市潮安区境内后经汕头市澄海区境内入海。在区境内总长度合计96公里。
榕江水系
西山溪在区境西部,流经登塘、古巷、枫溪、凤塘等镇。支流有陈高水、世田水、白茫洲水、枫树员水、口弄溪水和横田水。还有潮州城郊及浮洋等溪涧并入,在揭东区枫口流入榕江北河。全长71公里,集雨面积664平方公里,潮安境内长40公里,集雨面积364平方公里。
中离溪
内洋地区独流入海的溪涧。流经区境内金石、沙溪、彩塘、庵埠等镇,随地势西流入榕江,南流经汕头市浦镇排出汕头港。中离溪与韩江西部冲积平原的引韩人工排灌渠道及天然溪涧,构成了纵横密布的内洋河道网。
三利溪
潮汕地区最早兴办的排灌航运工程。起自潮州市城南韩江西岸南门涵,绕潮州城西,下经枫溪、凤塘玉至枫口汇入榕江。潮安首段为北宋开凿,长5.5公里。因利排涝、利灌溉、利运输,故称三利溪。另外,还有一说,因人工河与西山溪相连,使海阳、揭阳、潮阳三县受益,也称三利溪。随着北关引韩灌溉工程的出现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在湘桥区一段已成排污暗渠。
湖泊
最大的湖泊有桑浦山麓的梅林湖,面积500亩,沟通中离溪,是古海湾的遗迹。
潮安区主要旅游景点
名胜古迹有象埔寨、龙湖寨、万里桥、八角楼寨、丁宦大宗祠、武状元府邸等。
潮州市饶平县
饶平地处粤东沿海,位于广东省最东端,素称“粤东第一县”。东和东北与福建省诏安县、平和县交界,北与广东省大埔县接壤,西和西南与潮安区、潮州市湘桥区、汕头市澄海区毗邻,南濒南海,与南澳县隔海相望。县城黄冈距广州市518公里,距汕头市54公里,距潮州市45公里。
饶平县,广东省潮州市辖县。地处广东省潮州市东部,东邻福建省,南濒南海,辖21个镇、1个林场,共394个村(居)委会。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2016年末户籍人口107.1万人,常住人口87.2万人。
饶平县名称来源
寓意取县名“饶平”。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境先后更动4次。1949年10月25日,县属隆都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划归澄海县管辖。1956年9月,三饶区的上陶、坪石、上园3个村(面积10平方公里)划归大埔县管辖。1958年11月,县属凤凰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划归潮安县管辖。1958年11月,南澳县并入饶平县。1959年11月,析原南澳县境域恢复南澳县建制。至2005年底,饶平县陆域面积为1694.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2227.06平方公里。
2010年,饶平县辖21个镇(黄冈镇、钱东镇、海山镇、大埕镇、所城镇、柘林镇、汫洲镇、樟溪镇、浮山镇、汤溪镇、三饶镇、联饶镇、新圩镇、新丰镇、饶洋镇、上饶镇、建饶镇、高堂镇、浮滨镇、新塘镇、东山镇)和一个林场(韩江林场),镇、场下设355个村民委员会,39个居民委员会。
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端,是广东山区县之一,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东、北、西三面环山,中部谷地、盆地、平原交错分布,南临南海。西北为丘陵,间有空谷和盆地,东南部滨海为台地和冲积平原。海域有大小岛屿47个,最大海山岛面积46.9平方公里,建国后通过大规模的人工围海造田,使海山岛与大陆相连;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山峰为西岩山,海拔达1256米。黄冈河自北端发源,作南北走向沿中心迁回出南海,构成黄冈河平原丘陵区。
饶平县境东西狭、南北长,呈马蹄形。大致可分三个部分:溪头以北(即黄冈河上游)称饶北地区,以低丘和丘陵为主。西岩山上尖髻为饶平县最高点,海拔1256米。中心部分的冲积平原为黄冈河冲积物构成,一般高于河面2—5米。溪头以南至赤岭一带(即黄冈河中游)称为饶中地区,以高丘及低丘占广大面积,山间盆地相当发育为特点。赤岭以南称饶南,又称黄冈河三角洲以低丘及河积海积平原为主,沿海岛屿罗列,海岸港湾多。
饶平县境内河流水系
境内以黄冈河自成水系,发源县境北端的上饶镇上善大岽坪,作南北迂回走向,流经上善、上饶、饶洋、新丰、三饶、汤溪、浮滨、浮山、樟溪、高堂、联饶、黄冈等十二个乡镇,于黄冈东侧的石龟头出海,全长87.2公里。沿途汇入的溪流主要有:九村溪(长23公里)、食饭溪(长23.5公里)、新塘溪(长20公里)、青竹径溪(长17.8公里)、东山溪(长28公里)、浮滨溪(长20.5公里)、大陂溪(长13.5公里)、樟溪(长23.7公里)、新圩溪(长25.2公里)和联饶溪(长15.5公里)等。整个河系集雨面积1256.1平方公里(含境外共1317.5平方公里),占饶平县陆域的75%以上。此外,在县境边缘地区和岛屿还有一些溪流,如上善溪,坪溪及大埕埭溪、炮台山溪等,分别注入韩江或直接出海。集雨面积约340平方公里,占饶平县陆域面积的20%以上。
饶平县海湾海域
饶平海岸线长136公里,沿岸所辖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构成优良的港湾,浅海伸向大洋,岛屿星罗棋布。有柘林、高沙、大埕三个较大海湾,其中柘林湾面积68平方公里,素有“粤东黄金海岸”之称,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高沙湾东倚海山南北两岛,西对义丰溪,深入笠港,为一般船只避风、停泊之处。大埕湾在大埕前沿,面对南海,东北达福建诏安、东山沿海,西通柘林湾,渔船回转于此,自古交通方便。
岛屿:除碧洲、海山南北岛、汫洲半岛等已与内陆相连外,还有西澳岛、汛洲岛、青屿、虎屿、圆屿、浮屿、乌屿、牛屿、狮屿、五屿、汫洲三屿、赤屿以及其它水面数十处礁 。这些岛屿形势险要、气候宜人,是海上交通的天然屏障,是开发海洋资源的立足点。
饶平县全县通行两类不同的方言,中部、南部包括黄冈、钱东、海山、柘林、高堂、联饶、东界、浮山、浮滨、新圩、樟溪、三饶等镇均说潮汕话,约占全县人口的80%;北部的上善、上饶、饶洋、九村、建饶等镇以及新丰镇的大部分乡村、韩江林场的食饭溪村、渔村等地均说饶平客家话,使用人口约19万,约占全县人口的19%。
饶平县主要旅游景点
三饶镇“道韵楼”
饶平县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历经数百年仍然十分坚固。现有100多人居住在土楼中。土楼墙厚1.6米,墙高超过11米。它的特色之处在于整个土楼处处与八卦相关,所有建筑的数目都是八的倍数,如水井32眼,天窗16个,房72间,梯112架。土楼中厅有左右两口水井,若八卦两仪。土楼具有八防的功能,它的瓦砖是经土布包好,再经火烧而制成,现尚可分辨出瓦棱上的布纹,且全部使用竹钉钉造,前后三层楼高及三层环形房屋相套土在80年前的大地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楼里只有几间房屋左右倾斜,反而支撑了整个土楼不倒,可见“道韵楼”是潮汕饶平人的闻名世外的建筑。
海滩岩近照海山镇“辟龙”
“辟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属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米,宽1150米,後2米至10米,总面积为2875公顷。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横卧于海滩,形似长龙,俗称“辟龙”。经专家考证,该海滩岩田是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介虫、海生贝壳、微体古生物和细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五千年历史。现为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柘林镇“镇风塔”
“镇风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地处风吹岭峡谷口。镇风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制作精美的千斤石葫芦,塔身周围是石板围成的环形面屏。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冈镇“石壁庵”
“石壁庵”位于离饶平县黄冈镇约2公里处的栖云山,因此山多为石头山而得名。山上有“涑玉泉”、“古雷音寺”、“纳海楼”、“慈悲亭”等景观。其中漱玉泉成于山上天然岩洞,长年清泉不竭。
漳溪镇“青岚冰臼”
饶平县漳溪镇青岚溪谷中分布有两千多个的形态各异的冰臼,是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冰川运动时留下的遗迹。冰臼群中最大的一个圆形冰臼口宽六七米,深二三米。冰臼群处于北纬23"12',海拔不到100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对广东地区可能在数百万年前曾是冰天雪地的严寒地带说法有重要意义。
柘林镇“白鹭天堂”
饶平县拓林镇西澳岛上因白鹭成群,而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为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
高堂镇“金光寺”
饶平县高堂镇金光寺落于山顶凹处,倚南向北,面溪与鹤山顾盼。山上有"大雄宝殿"、"观音阁"。殿中有石雕十八罗汉、千手千眼观音等。2004年12月,金光寺被省宗教厅授誉为"文明宗教活动场所",2005-2009年,连续被广东省佛教协会授誉"模范寺院"称号。
潮州市枫溪区
1995年12月枫溪撤镇建区(县级区),成立枫溪区管委会,是市的派出机构,行使县级区的职权,属潮州市;管理区域为: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从潮安县划)、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从湘桥区凤新街道划出)。
枫溪区,隶属广东省潮州市,东和东北与湘桥区毗邻,西和西北接潮安区古巷、凤塘两镇,南与潮安区浮洋镇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3′59.40″-116°37′41.32″,北纬23°37′27.13″-23°39′27.91″。辖区总面积24.47平方千米。 截止于2014年,枫溪区户籍人口111154人,辖三个办事处,共26个村和6个社区。
截止于2014年,枫溪区管理范围为长德办事处、路东办事处、路西办事处三个办事处,怀德社区、石桥社区、洲园社区、长美社区、福安社区、南苑社区、枫溪一村、枫溪二村、长美一村、长美二村、湖厦村、藏龙村、詹厝村、李厝村、槐山岗村、山边村、白塔村、池湖村、蔡陇村、云步村、上东埔村、堤头村、前进村、古板头村、全福村、英塘村、洋头村、高厦村、西边村、下东埔村、田头村、田头何村共26个村和6个社区。
水月庵位于潮州市枫溪区五房祠水月庵巷,约600年前的明代(1368—1644)中叶创建,清代乾隆年间(1735—1795)重修,1993年至2001年重建,今为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其显示南国瓷都枫溪的工艺本色而令人瞩目。 [
中国陶瓷八珍楼位于枫溪外马路老南国瓷乡陈列馆。占地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展览中心。
潮州市就介绍到这里了,喜欢的点个赞加关注哦
或 1890279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