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理论静距离·文化大家谈”夜光杯市民读书会首场活动在静安区文化馆举行。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新民晚报副总编辑阎小娴等出席活动。

“穿越历史的红色电波,传承静安红色文化”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旨在通过文化与艺术的交融,推动全民阅读,传承红色精神。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静安区委宣传部、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静安寺街道党工委承办。


读书会上,诗人、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静安区文联主席姜鸣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演王佳俊三位特邀嘉宾分别从文学创作、红色文化传承、艺术表演等角度,分享了如何在文艺创作中践行“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的理念。


赵丽宏在讲述将“赵丽宏书房”设立在静安区图书馆的初衷时表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姜鸣分享了以中共二大和第一部党章诞生为背景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的创作历程,表示红色文化本身就是丰富的史料富矿,通过“编织”史料,能够打造出扣人心弦的作品。王佳俊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角色塑造,逐渐把自己扮演的舞剧角色与历史人物“合二为一”的过程,以及对于文艺工作者如何当好红色文化传承者的思考。


读书会开始前,参加活动的嘉宾还参观了中国共产党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诞生地历史陈列展。陈列展共展出珍贵手稿、信件、文献、各类物品等50余件实物以及20余部视频,详述了党创建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的历史背景、党的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的早期实践和历史贡献、党的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功勋人物。

据悉,“理论静距离·文化大家谈”夜光杯市民读书会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静安区委宣传部联合新民晚报社共同启动的一项理论大众化品牌项目,旨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为蓝本,通过名家导读、思想交流的形式面向大众,解读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2025年将每季推出一场。未来,主办方还将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红色文化走进市民心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记者:邢蓓琳

图片: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视频:钱堃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