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正月十七,在莆田市涵江区萝苜田街区,一座足足有365层、4.2米高的蔗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驻足拍照。
“蔗塔”顾名思义,是由甘蔗搭成的空心灯塔。每年元宵节前后,当地居民都会用一片片甘蔗片,搭叠起蔗塔,并在周边举行巡游、戏曲演出等庆祝活动,祈求生活幸福、吉祥。
莆田市萝苜田街区有365层、4.2米高的蔗塔。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涵江的“蔗塔”起源于清代,如今已成为一项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被称为“中华一绝”,并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蔗塔不仅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还蕴含着当地人民对生活节节高、节节甜的美好追求。但这一传承数百年的民俗技艺也有着紧迫的传承需求,莆田宣传部门正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不遗余力地展示这一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让蔗塔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中华一绝”
涵江蔗塔渊源悠久,代代相传。当地民俗活动组织者黄金火2月14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早年的蔗塔较为简单,只是把几棵甘蔗尾部捆在一起竖立,但后因不稳固且缺乏美感,便改为将甘蔗削皮后切成片,再一片片叠于果盒上,后又改为搭叠为蔗塔,逐渐形成如今的模样。
蔗塔主要分为塔基、塔身、塔顶三个部分。塔基与塔顶各有3 条红纹;塔中由染成红色的蔗片组成“上元祈福”“囍” 等字样;塔顶之上则是在一块八角形木板上叠放福桔。蔗塔一般要搭365层,寓意一年365天节节高、节节甜。
莆田市涵江蔗塔用染红的甘蔗片摆出“福”等庆祝元宵的文字。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蔗塔的搭制过程,是一项繁琐而精细的工作。每年正月十二,搭建蔗塔的传承人便开始忙碌起来,从选材到搭建完成,一般需要3天时间。
“整座蔗塔大约需要700斤甘蔗,削皮去尾后也有400斤重。搭叠蔗塔从下到上,4个人仔细叠3天左右才能完成。”黄金火介绍,搭叠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黏合剂和支撑物,完全靠手工技艺维持365层的平衡。
因此,蔗塔在材料选择上十分讲究。通常会选用糖分高、质地硬的新鲜甘蔗,以维持黏性和稳定性。早年专用荔浦甘蔗,后因荔浦甘蔗越来越少,便改用“黑蔗”。
材料选定后,便开始正式的制作流程。首先,用刮刀将甘蔗削皮,再用特制轧刀把甘蔗切成 1 厘米、1.2 厘米、1.5 厘米三种高度的蔗片,俗称“蔗头箍”。为使蔗塔颜色丰富,还会将部分蔗片染成红色。染色时,需先把水烧开,加入食品红色素,放进蔗片再度煮开,以确保不掉色。
搭叠蔗塔要用掉几百斤的甘蔗片,难度很大。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搭叠时,需沿果盒底座外圈放上44枚蔗片,中间留空,再一层一层沿果盒边相错搭叠。塔身整体净高4.2米,分为3段,上面一层总要比下面一层减少8枚蔗节,以形成底大上小的稳定结构。最后,再用顶板压住蔗片,再放上福桔、纸花与“三春”,方算搭建完成。
黄金火介绍,搭好的蔗塔可以维持5-7天不倒,贯穿当地元宵庆祝活动全过程,满足村民和游客祈福、观赏的需求。
大力度保护
为何选用甘蔗搭塔?
首先,要从莆田悠久的甘蔗种植史说起。莆田甘蔗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相传早期的甘蔗是由新几内亚和印度等国传入。到唐代,莆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又引进了高产多糖的东亚甘蔗。此后,莆田境内甘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蔗糖产量大幅提高,不仅形成了大片甘蔗园,还发展了甘蔗产品的加工与交易市场。
随着产量、规模的提升,甘蔗在莆田的民俗中也有了特殊的寓意。无论是婚嫁、回门,还是新儿满月、老人祝寿,抑或是新屋乔迁,都会用上甘蔗,以示生活甜蜜节节高。
而将甘蔗制作成蔗塔,有祈求平安、丰收之意。
蔗塔有祈求平安、丰收之意。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黄金火介绍,如今“八角形”的搭塔手艺传承得从几十年前说起。过去,这一技艺一直由涵江白塘镇后宫村一户陈姓人家代代相传,四五十年前泥瓦匠陈阿六将其传予延宁吴达和谢先九,谢先九之子谢玉章又在耳濡目染中掌握了这项技艺。
这一传统技艺展示了莆田人民的智慧,撘叠蔗塔已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莆田的元宵活动很多,但蔗塔只有涵江有。”黄金火说,该技艺特色鲜明,是当地的文化标识;但与此同时,蔗塔在传承方面也面临挑战,“村里也只有三四个人会叠塔。”
莆田市萝苜田街区在元宵期间摆出的百花宴。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澎湃新闻了解到,为了保护这项非遗技艺,莆田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正在努力。一方面,对传承人的技艺予以充分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图片、短视频、新闻报道等方式大力宣传,将蔗塔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故事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民俗。
黄金火告诉澎湃新闻,随着这几年政府部门宣传支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游客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来到这里观赏蔗塔,甚至不少海外华人、国际友人也慕名而来。这样的变化令他欣喜,他相信这项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会像蔗塔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莆田市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众多历史保护建筑。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