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红谷滩区 对2025年的发展公布了计划,我们选取了部分重要信息做归纳。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促稳提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
全力推进总投资超21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260亿元的320多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开工建设项目60个左右、竣工投产项目100个左右。
加快出让优质经营性用地,力争获批新增建设用地超2000亩。
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促销,持续办好烟花晚会、国际龙舟赛、南昌马拉松等品牌活动,全力承办各类高端会展、明星演唱会、重大体育赛事,力争高端展会面积超110万㎡、文旅活动超350场。
加快完善未来科学城商业配套,提升改造摩天轮沿江经济带,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力推建发湾悦天地、华皓中心等商业综合体竣工运营。
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业态的夜间经济模式,培育壮大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直播经济、跨境电商、家政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新场景。
持续健全“五上”企业培育机制,有序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力争“五上”企业新增200户、总数突破1400户,经营主体突破10万户。
加快建立引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机制,探索打造中小企业集聚区,大力培育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备受投资者青睐等属性的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②估值≥10亿美元;③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瞪羚企业,力争新增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高新技术企业、4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未来产业方面,聚焦科技创新,着力塑造产业升级新优势。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推进未来科学城大开发大建设,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智能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科创引领,强化平台作用,鼎力支持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攻关技术,重点引导VR科创城、VR产业基地、慧谷产业园、用友产业园等科创园区“二次创业”,力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逐年提高,积极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细化校企地合作,健全校企地交流合作机制,构建新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支持共建产业实习基地,推动设立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积极创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共同成长模式。
深化数实融合,加快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培育“北斗+”应用场景集群,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应用实践,大力引育优质平台经济,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抢抓智能制造,加快系统布局,高水平布设VR科创城工业用地及周边配套设施,高标准打造江西南昌红谷滩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快项目引爆,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泛VR等重点赛道,全力促进商业航天产线、固态硬盘模组制造、激光雷达生产基地、VR头显制造等项目签约落地。
加快数智赋能,全力推进江西省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运营,加快健全江西省北斗、通航数据中心数字底座,积极抢抓“算力时代”新机遇。
做强现代金融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力促金融类机构总数超1500家。大力引育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力争基金规模超1600亿元。做大软件信息业,用好世界VR产业大会成果,力争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达到68家,力促营收突破105亿元。
做优高端会展业,持续举办高品质会展,大力培育自主会展品牌,着力打造中部会展名城。做精商务商贸业,大力引进律师事务所,全力打造中央法务区。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检测检验等专业服务业,重点布局智能化监测检测装备制造生产试验基地。
今年,红谷滩区要深化房地产发展改革,大力推行商品房“以旧换新”,鼓励支持房地产项目申报“白名单”。组织开展安置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回迁安置效率。大力发展智能建造,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探索推广第四代住宅,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盘活闲置资产,做大做强区产投公司,不断提高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深化楼宇经济改革,加快健全楼宇服务机制,探索打造楼宇信息服务平台、楼宇经济服务中心,推动楼宇经济数字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
扩大高水平开放。全面完善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加快健全链式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等八大招商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公司+专业机构”联动招商,深度参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中部地区、南昌都市圈交流合作,广泛吸引赣商投资、赣才创业,力争新签约产业项目超60个,总投资额超150亿元。全面支持企业扩大出口,积极拓宽实际使用外资渠道,规范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
编制多维度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高质量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细化“一城牵引、双轮驱动、九片协同”区域发展规划(“一城牵引”,指做大做强未来科学城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地位;“双轮驱动”,指同步加快打造北部金融商务圈、南部数字智造圈;“九片协同”,指形成点面支撑、多点发力、错位发展的九个街道(镇)协同格局。),编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绘就未来科学城产业规划,健全软件信息业、高端智能制造业、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等细分产业规划。
畅通城市交通脉络。提速南延西拓,全力推动G320国道、昌南大桥等重要枢纽工程。
积极谋划三清山大道南延、赣江南大道南延、宜春大街西延、上饶大街西延等主干路网。
提速内部循环,大力建设九龙湖加密路网、九龙湖市政基础设施四期工程,全面建成临溪路、科创大街、龙虎山大道南延工程。
提速重点攻坚,加快贯通赣江南大道和龙虎山大道下穿西环铁路,大力推动圭峰大道下穿向莆铁路,全面打通文汇街等一批断头路。
完善功能品质,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序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积极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
持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大力推广“物管城市”模式,积极创建一批城市“打卡点”、“席地而坐”城市会客厅,加快建设马咀山湿地公园、鱼目山体育公园,重点打造凤凰湾、摩天湾、九龙湾3个天然泳场。
提升治理水平,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健全城市亮化体系,加密未来科学城公共交通网络,探索建立还建房小区长效管护机制,规范健全物业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应用,加快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
全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常态化举办百场校招,积极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全力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大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力争新增留区就业大学生8000人,稳步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全面强化基层服务质效,大力推广一老一小幸福院、社区幸福食堂,深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提升扩大居家养老、普惠养老服务,落细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加快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殡葬服务能力,不断健全覆盖全面、分层分类、资源统筹、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全面唱响“学在红谷滩”品牌,推动南昌中学、行知中学、南昌医学院、石钟山路学校如期开学。
全面深化“健康红谷滩”建设,力推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力促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运营,完成生米中心卫生院异地搬迁提升改造,增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全面深化“文化强区”建设,加快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做大做强数字文化产业,全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培育一批特色文化IP,大力促进赣剧、歌剧、演唱会、展览多元发展,持续丰富孺子书房、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文化站点功能内涵。
素材来源:观南昌360
南昌买房卖房咨询,扫码加康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