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杨永(右二)在贾汪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察看民事起诉状示范文本。杨青 摄
“贾汪区法院通过‘网格吹哨、人民调处、法庭跟进’等模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模式值得推广。”2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调研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后说道。
杨永走访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非诉调解中心、家事审判法庭、少年审判法庭、家事文化长廊,听取了贾汪区法院院长马伯亚的工作介绍。在诉讼服务中心,杨永仔细查阅桌子上摆放的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认为这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诉讼服务的生动体现。
在家事审判法庭,杨永回忆,2023年5月12日,他曾到贾汪区法院为干警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一年多后再次来到贾汪区法院,有了更深的感受。法院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主动和属地加强联动,积极建设“融合法庭”,以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为抓手,以共管共治为纽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动机制,助力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推动构建“源头预防在先、多元解纷为主、法院裁判兜底”的多层次、立体化对接平台,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成为助推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久久为功。新的一年,希望法院更多探索示范诉讼、多元解纷等务实举措,推动群体性纠纷批量化解,更快更好地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杨永建议说。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作者: 赵帅 夏宇
见习编辑:孙林林 史额黎丨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李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