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央视《新闻联播》
聚焦徐州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徐州的内容
春管正当时
先进农机助力高效春管
田间奏响“智慧春耕曲”
此前
徐州广电记者采制的相关报道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眼下正值冬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抢抓农时、稳产保收,我市充分发挥科技力量,依托植保无人机、农机导航等智能化农机装备,精准、高效地为冬小麦进行施肥作业,助农提质增效。
2月12日上午,在铜山区黄集镇金楼村一片麦田的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叶面肥,雾化后的肥料如细雨般均匀洒落,整个过程快捷、高效。种植大户朱康告诉记者,他家的一千多亩小麦用植保无人机施肥,一天就能完成作业,和过去传统的施肥方式相比,综合成本下降20%。
朱康 铜山区黄集镇金楼村种植户
无人机省时省力,而且雾化效果好、喷洒均匀。与传统的人工或是自走式机械相比,可以有效防止踩踏行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亩产量可以增加50斤左右。
程义是江苏蒲公英无人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用于现场教学的这台新型植保无人机,具有喷洒、播撒、运输、航测四种功能,可以载重80公斤,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灵活自主作业。
程义 江苏蒲公英无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楼村有4000多亩地,如果用极飞p150pro的话,4台飞机1天就可以把施肥作业完成,这不仅提高了作业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我们每年都会带来先进的农机给农民,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服务指导,让他们了解先进的农机技术。
在金楼村村民委员会,村民们也正在学习新型农机设备的使用方法。刚参加完学习的农机手张庆告诉记者,现在拖拉机依托北斗定位,直线播种误差不超过2.5厘米,既省心省力,又轻松高效。
张庆 铜山区黄集镇金楼村村民
以前都是靠人工开,不仅开不直还很辛苦,今天通过培训,了解了北斗导航,后期想安装一台,提高作业效率。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全市在田小麦面积532.78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1.86万亩,冬小麦苗情好于常年。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两大行动”,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下沉,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数字农田”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新增农业机械14038台,其中新增北斗导航辅助驾驶拖拉机110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180架、北斗导航辅助驾驶插秧机1200台,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侯兆安 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发展处处长
下一步全市将继续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推动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通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力度,然后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让更多的智能农机,智慧农机应用于徐州市的农业生产。
徐州广电记者 | 郑子豪 范家睿
编辑 | 王峤
一审 | 徐蕾 朱宸昕 许腾飞
二审 | 张清 孙剑
三审 | 王经波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