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军将18岁怀孕7个月的李秀英拖进了地下室,开始粗鲁地解她的衣扣。李秀英决定殊死一搏,她夺过日军腰间的刺刀和3名日军拼命,最终被生生刺了37刀......
1937年12月,南京城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
当时年仅18岁的李秀英,与丈夫成婚不足一年,怀有七个月的身孕。
为了躲避日寇的暴行,她跟着家人和邻居,躲进了一所美国教会学校的地下室。
12月19日清晨,饭后不久,三名日军士兵持枪闯入了他们藏身的房间。
口中喊着,要带走所有的年轻女子。
日本兵对他们拳打脚踢,还用刺刀威胁他们,最后抢走了一些年轻的女孩。
李秀英当时躲在婆婆身后,紧贴着墙壁。
当日军伸手来抓她时,她就猛地一头撞向墙壁,昏倒在地。
那日本兵见她额头都撞出了血,想来是活不成了,这才放过她离开了。
日军走后,李秀英的家人和一起避难的同胞们不停地喊她,她才慢慢苏醒过来。
几天之后的一个中午,三名日本兵再次闯入了避难所。
他们野蛮地将所有男性赶走,随后将两位妇女强行带入了另一间房,企图侵犯她们。
此时,一名日本兵走向了李秀英,将她拖进地下室,开始粗鲁地解她的衣扣。
在这危急时刻,李秀英敏锐地注意到,这名日本兵腰间挂着一把锋利的刺刀。
她当机立断,决定拼死一搏。
李秀英的父亲没上过学,但他精通武术,拳法精湛,力大无穷。
在父亲的熏陶下,李秀英也学了一些拳脚功夫,会一些防身的招数。
就在日本兵对她动手动脚的时候,她看准时机,猛地一把抽出了对方腰间的那把刺刀,与日本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这名日本兵见李秀英是个年轻女子,还怀有身孕,根本没有料到她会有如此举动。
他大惊失色,立刻与李秀英争夺起刀柄来。
李秀英虽然只是一个弱女子,但她毫不畏惧,拼尽全力与日本兵周旋。
渐渐失了力气,李秀英就一口咬住了日本兵的胳膊,无论如何都不肯松口。
隔壁房间的两名日本兵,听到同伴的惨叫声后,立刻冲了过来帮忙。
面对三名日本兵的围攻,李秀英孤身一人,形势十分危急。
但她并没有放弃抵抗,仍然紧紧抓住刀柄不放,与被她咬住的日本兵在地上翻滚搏斗。
而另外两名日本兵则挥舞着手中的刺刀,疯狂地向李秀英身上刺去。
她的腿上被刺中了数十刀,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衫。
最终,一名日本兵瞅准机会,用刺刀狠狠地刺向了李秀英的腹部。
她只觉得一阵剧痛袭来,随后便失去了知觉。
日军撤离后,李秀英的父亲发现了女儿,她身上被刺了整整37刀,似乎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他叫来邻里帮忙,在五台山附近掘土为坑,拆下门板制成简易担架,打算将她安葬。
然而就在准备出门的时候,他们惊喜地发现李秀英还活着,只是气息微弱。
被送到医院后,一位名叫威尔逊的美国医生对她进行了紧急救治。
李秀英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但幸运地保住了一条命。
恰巧,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当时也在医院,他拍下来治疗现场的照片。
威尔逊医生在自己的日记中,也详细记录了这次救援。
还有拉贝、麦卡伦等当时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在他们的日记与书信中,也对李秀英的遭遇有所记录。
1947年,李秀英勇敢地站上了南京军事法庭。
她作为证人,参与了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一案的审判。
此后,她还远赴日本,参加和平集会,控诉侵华日军的残暴行径。
她反复强调:“我们不用记住仇恨,但不能遗忘历史!”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经历了那场浩劫后,李秀英后来育有多名子女,生活平静安稳。
李秀英逝世后,被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功德园,那里为她专门塑了一尊雕像,以示纪念。
(图:李秀英被治疗的现场照片)
参考资料
经姗姗《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国妇女的不屈抗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