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和齐白石合影(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真名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4年5月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我从中学时代开始喜欢国画,景慕齐白石大师,至今却无缘得扣国画殿堂之门,但几十年来,只要见到齐白石大师的作品或介绍大师的文字,都要反复研读,或剪集保存,不时玩味。读了纪念齐白石大师逝世四十周年的征文启事,不觉手痒,很想写一篇文字吐一吐几十年的积愫。但是,自己既无美术专业知识,更乏充分的研究资料,论文是论不成的,只好拉杂地写一点感想。也不抱什么奢望,聊且快意而已。
在绘画艺术史上,能创造出他人不可替代的成就,是每个献身绘画艺术者梦寐以求的境界。但是,这种境界对追求者却要求苛刻,很少有人能达到。齐白石大师能登上一代绘画艺术的巅顶,成为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其成功的原因主要何在?以往的齐白石研究,对于他的成功,多强调其对艺术的认真钻研和刻苦磨炼:诚然,齐白石大师在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上,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用尽了铁杵磨针的苦功,这些为他攀登艺术高峰铺平了道路。但是,如果把齐白石大师在艺术上的成功仅仅归结为钻研与磨炼的结果,很多问题就难以做出圆满解释。比如,同时代画家艺术上刻苦钻研和磨炼的决不止一人,为什么别人不能达到齐白石大师的境界?齐白石大师为什么要“衰年变法”?在民族危亡关头为什么齐白石大师能拒绝敌人威逼利诱,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新中国诞生前夕,同时代画家有的站到反动势力一边有的逃亡海外,为什么齐白石大师能够站在人民一边,积极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凡此种种,都不能用艺术上的钻研磨炼解释。
所以,研究齐白石大师的艺术成就,不能忽视他的主观精神境界对其艺术造诣的影响,而应该重视其思想品格的研究。《藕盉大师警训》有云:“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齐白石大师的盖世画艺,首先得益于其“出格见地”和“千古品格”,明了这一点,以上种种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
借物抒情是中国花鸟画的传统。一幅成功的花鸟画,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画家描绘了花与鸟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表现画家主观世界中的一种情思,一种心境,一种意蕴。画家笔下的花和鸟都是被赋予了人格特征的物象,通过描绘这些物象表现画家心中某种意蕴。晋代哲学家王弼云:“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宣和画谱》云:“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风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览物之有得也。”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寓情于物,托物咏志,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是中国花鸟画创作的主要手法。齐白石大师深谙此道,曾有印曰“可惜无声”。研究齐白石大师的思想品格,可以透过他的作品去领悟窥得:民主思想是齐白石大师画作经常表现的意蕴。
以齐白石大师最喜描绘的题材--虾--为例,世人皆知大师以画虾著称,他的画虾艺术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但是,齐白石大师为什么对虾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从齐白石大师一幅《虾》的题款中可以窥见其中奥秘:“谚云,凡动物有一体似龙者可以为龙,虾头似龙可为龙耶?’原来,齐白石大师画虾意在以虾作龙。须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为四灵之长,是皇帝的象征;而虾则是水族中的“贱类”,代表“草民”,历代文人墨客从来不以虾人画,而齐白石大师却大胆为虾传神写照,并把虾提到“可为龙”的高度,其意在为“草民”张目,是民主思想的表现。同样的例子还有齐白石大师创作的《白菜辣椒》,他在画上题:“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牡丹荔枝,因为象征富贵,被历代画家所爱,自李唐以来盛行不衰,而对于寻常百姓家的蔬菜--白菜,历代画家很少问津,齐白石大师却独喜白菜,“菜根甜,米饭香,无志仕途者,方谙此语。”(齐白石大师语)并以之人画,而且为“不论自菜为菜之王”鸣不平其意在为平民百姓鸣不平,也是民主思想的艺术表现。(未完待续·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齐白石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