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任人唯吕招致灭族

新视角读《史记》之九十二

文/宋玉山

吕后临朝称制,拼命培植吕家势力,侄子们称王掌权,七大姑八大姨封侯升官,刘氏江山似乎成了吕家天下。吕后认为,重用吕家人,既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又给家族带来了富贵,却没有想到,吕氏族人少德无才,不能成事,致使富贵转换成了祸殃,吕后一死,吕氏家族就遭受了灭门之灾。铲除吕氏的核心人物,是陈平和周勃。

《史记》记载,陈平和周勃,因为没有按照刘邦的命令杀死樊哙,取悦了吕后。刘邦死后,吕后任命周勃为太尉,陈平为左丞相。陈平“智慧有余”,一切都顺着吕后的意思来,吕后对他很满意。吕后的妹妹吕媭却看不上陈平,多次进谗言。吕后不仅不听,反而安慰陈平,说:“俗话说,小孩和女人的话不可信,不要怕吕媭说你的坏话。”吕媭是樊哙的妻子,樊哙已经死了。这个吕家女人,也不简单。

吕后在朝中站稳脚跟以后,就想让吕家人当王,先与右丞相王陵商量。王陵是沛县人,跟随刘邦起义,在与项羽作战时,项羽捉去了他的母亲,让他母亲劝说王陵投降。王陵母亲却托人对他说:“项羽残暴,必不能成大事;汉王宽厚,深得人心,必得天下。你千万不要弃明投暗。”说完就自杀了。王陵大哭一场,从此死心塌地跟随刘邦。所以,刘邦在临终前嘱咐吕后,曹参死后让王陵当丞相,由于王陵“迂愚刚直”,又让陈平辅佐他。

王陵果然刚直,一听要封吕氏为王,立刻反对,说:“那不行。先帝曾经杀马立誓,非刘姓不得封王,谁违背了,天下共诛之。”吕后被王陵顶得无话可说,心里很生气。

吕后又去找陈平、周勃商议,他俩知道吕后想干的事是拦不住的,就顺着她说:“当时是先帝做天子,自然要封刘氏子弟;如今是您代行天子之职,当然可以封吕氏为王了。”吕后大喜。

王陵很气愤,红着脸责备他俩,说:“先帝盟誓的时候,你们都在场,如今却违背誓约,迎合太后心愿,纵容她的私欲,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陈平、周勃笑着说:“丞相不要生气。您敢于当面反驳,据理诤谏,我们都很敬佩,在这方面,我们确实不如您。然而,保全大汉天下,安定刘氏后代,您可能不如我们。”听他俩这么一说,王陵宽心了一些,他被吕后免职后,就回沛县老家去了。陈平接替了王陵的职务。

吕后搬掉了绊脚石,开始封吕姓王了。她先封自己的大哥吕泽为悼武王。吕泽很早就跟随刘邦起义,此时已死,封他为王,还说得过去。后来,又陆续封吕台、吕嘉、吕产、吕禄、吕通等侄子侄孙为王。这些人既无功劳,又无才能,就很难服众了。吕后还封了一大批吕姓侯,妹妹吕媭也被封侯。封完吕姓王侯,再封亲戚。吕后的女婿和吕媭的女婿都被封王,沾亲带故的封了不少,连吕后的家奴都被封侯,而且还当了不会理政的左丞相。一时间,吕氏成为天下最显赫的家族,家家兴高采烈,人人得意洋洋。

吕氏家族强盛,刘氏家族受压,自然心中愤恨,但慑于吕后淫威,也无可奈何。刘邦的长子刘肥,一生窝囊,却生了一个厉害的儿子,叫刘章。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为妻,成了吕后的侄孙女婿。夫妻俩关系很好,因而吕后对刘章也不错,封他为朱虚侯。

刘章却在心里怨恨吕氏,为刘氏鸣不平。有一次,刘章侍奉吕后饮宴,吕后让他当酒监。刘章说:“臣是武将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行酒令。”吕后答应了。酒兴正浓的时候,刘章请求唱耕田歌助兴。吕后笑道:“你生下来就是王子,怎么会知道种田的事呢?”

刘章正言回答说:“臣知道,种田就要深耕密种,留苗稀疏,不是同类,坚决铲除。”吕后听了,感觉似乎话里有话,沉默不语,琢磨了好半天。

酒宴进行当中,有个吕家人离席走了,刘章追上去把他杀掉,回来禀报吕后说:“此人逃席,臣按军法把他斩了。”吕后和众人都大吃一惊,但既然同意他按军法行事,也就无法治他的罪了。此后,吕家人都惧怕刘章。

吕后知道,刘家人肯定心怀不满,大臣们也未必心服,所以,她临终前做了精心安排,任命吕产为相国,统领南军,任命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南北两军是兵力最强的部队。吕产、吕禄是吕后的亲侄子,早已封王,如今朝廷大权和军权,皆在二人手中。吕后又再三告诫他们:“我死之后,你们千万不要去送葬,一定要待在军营里,牢牢掌握军队。”

吕后一死,刘章就开始行动了。他派人去齐国告诉哥哥刘襄,让刘襄领兵西征,攻入长安,诛灭吕氏,他在京城做内应,事成之后,刘襄当皇帝。刘襄是刘肥长子,已继位做了齐王。刘襄闻讯后,立即谋划出兵。

齐国的丞相召平,是吕后的人,吕后派他监视齐王。召平听说齐王想作乱,马上派兵去包围王宫。不料召平手下将领,早被齐王悄悄收买了,不仅没去包围王宫,反而围住了相府,召平无奈自杀了。

刘襄除掉内患,迅速率军西征,并发出檄文说:“高祖征战一生,取得天下。太后专权,擅杀刘氏子孙,又违背高祖誓约,大封吕氏为王。如今太后去世,皇帝年幼不能理事,诸吕图谋造反,汉家朝廷十分危急。我率军西征,是要诛杀那些不该当王的人。”

吕产、吕禄得到消息,慌了手脚。他们虽然身为相国和上将军,却能力平庸,更不会领兵打仗,只好请老将军灌婴率军出征,拦击齐兵。灌婴是刘邦起义时的老部下,跟随刘邦征战一生,智勇双全,战功累累,是刘邦的心腹爱将。汉朝建立之初,他就被封侯,如今仍然是个侯,而吕氏那些无功无能之辈,都被封王了,他能够服气甘心听从他们驱使吗?再说,灌婴与刘家关系密切,怎么会帮助吕氏打刘氏呢?这事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吕产他们却愚笨得没有想到。

果然,灌婴领兵走到荥阳,就驻扎下来,公开反吕,并派人通知齐王,说有他这支部队,诛灭吕氏足够了,阻止齐军继续西进。灌婴感觉齐王有野心,他如果领兵进入京城,恐怕生乱。齐王没有西进的理由了,只好返回齐国边界,等待观望。

此时,陈平、周勃见时机一到,立即密谋,想夺取军权,诛杀诸吕,恢复刘氏天下。吕产、吕禄统领的南北两军,是护卫京都的精锐之师。周勃虽然身为太尉,但实际上没有兵权,没有印信也不能进入两军。

陈平设计,说服了吕禄的好朋友郦寄。郦寄的父亲叫郦商,也是刘邦起义时的旧部,与刘邦关系密切。郦寄帮助陈平,哄骗吕禄,说眼下形势危急,只有把将军印信归还太尉,自己回到封国,才能免祸。

吕禄见灌婴率军即将杀来,早已内心恐惧,六神无主,就听信了郦寄的话,乖乖地把他统领的北军交给了周勃。吕媭听说以后,大骂吕禄愚蠢,并把家里的珠玉宝器撒落一地,说:“这都是别人的东西了。”吕媭一边大骂,一边大哭,她很清楚,只要交出军权,吕家马上就会完蛋。吕媭确有见识,比吕家男人强多了,吕氏家族是阴盛阳衰。

周勃接受了吕禄印信,进入北军,集合将士,谴责吕氏罪行,要求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周勃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所有将士都袒露出左臂。周勃统领了北军,准备攻击吕产。

吕产仍然统领着南军,但此时他没在军中,而是跑到小皇帝那里去了,不料正好撞见刘章。原来刘章听说周勃掌握了北军,就跑去协助他。周勃给了刘章一千士兵,让他去看护小皇帝,防止吕氏劫持。刘章见到吕产,当然不肯放过,马上领兵攻击。吕产带的人不是对手,纷纷溃散逃命。吕产藏到厕所里,被刘章搜出,一刀砍了。吕产一死,南军自然也归周勃统领了。

吕产和吕禄,真是愚蠢至极,吕后临终时嘱咐他们的话,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听进去。吕氏势力不堪一击,没等灌婴率军来到,就被陈平、周勃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陈平、周勃控制了京都,随即派人分头把吕氏的男女老幼全部抓来,一律杀死,吕禄也被斩首。吕媭则是用鞭杖竹板活活打死的,陈平十分恨她。然后,派兵到吕氏为王的诸侯国,将吕家人统统杀掉。此时的吕氏,是家家遭殃灭门,人人痛哭流涕,与之前的欢乐形成了巨大反差。显赫一时的吕氏家族,顿时灰飞烟灭。

诛灭吕氏家族以后,群臣商议,说:“吕后立的那个小皇帝,不是刘氏后代,是吕后抱来别人的孩子冒充的,必须废掉。”群臣饱受外戚专权之苦,一致认为,不能再立一个外戚势力强的人为帝。有人提议刘襄继位,因刘襄母亲娘家势力大,被排除了。刘邦四子刘恒,其母娘家没有一点势力,于是拥立刘恒当了皇帝,就是汉文帝。

吕氏家族的兴亡告诫人们:轻松得来的荣华富贵,是祸不是福。吕后为了巩固地位,培植自己的势力,是可以理解的,历代统治者都会这么干。但是,她违背常理,只信任重用吕家人,而吕家人又德不配位,所以不能长久。

古人有句名言,叫作“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是可以引以为戒的。



【作者简介】宋玉山,山东沂南人,1956年生,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茌平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农工部副部长,王老乡乡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聊城市委组织部科长,聊城市委办公室科长,茌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聊城市统计局长,聊城市教育局长,甘肃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山东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省委新闻发言人,山东省人大常委等职。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高校特聘教授。2019年退休后,撰写《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共13册、300万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喜马拉雅平台将该书以“精读中国历史”为题播出,目前听众达2.1亿人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