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元宵节刚过,春耕备耕的激昂序曲奏响,各地翻耕稻田、采购农资、运秧插秧,大江南北的田野上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从东北的黑土地到江南的水稻田,从华北的麦田到西南的油菜地,各地为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基础。春耕备耕是一年农业生产的起点,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政策护航,农资供应有保障。 春耕备耕,农资供应是关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全系统全力做好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确保农资不断档、不脱销。国家发改委也统筹春运期间春耕备耕物资的运输保障,确保农资及时到位。在山东,农业服务企业通过直采渠道,每天向村级服务网点和种植大户配送农资200余吨,并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服务。政府部门还通过补贴政策,降低农户购买农资的成本,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的物资支撑。这些政策举措的实行,为春耕备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科技赋能,春耕备耕更高效。今年的春耕备耕,科技的力量尤为突出。在安徽亳州涡阳县,种粮大户张少乾利用北斗导航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肥。无人机按照设定路线飞行,农药均匀喷洒,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类似的高科技应用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江西省高安市通过秸秆收储中心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新科技的广泛应用,让春耕生产更加高效、精准,科技为春耕注入了新活力。
绿色推广,绿色发展成亮点。今年的春耕备耕,各地积极推广绿色农资和生态种植技术。在江西省瑞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注重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既提高了抗灾能力,又促进了节水灌溉。常德市则大力推广“早专晚优”品种搭配和机插机抛技术,既提高了单产,又减少了资源浪费。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广袤大地春耕忙。春天是播撒希望种子、充满美好期盼的季节。当前,各地正在有序抢抓农时,紧锣密鼓抓好春耕备耕的各个环节工作。 抬眼望去,万物萌发的田野上春耕繁忙,一幅华夏大地最美的画卷正徐徐绘就,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今年必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