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村里人一直嘲笑我大伯说他没儿子,是老绝户。
在他去世之后,只能靠着一个女儿,连个体面的葬礼都办不成。
谁能想到,葬礼那天居然开来了三辆黑轿车,村民们看到这一幕,直接傻眼了。
01
我大伯没有儿子,要知道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思想都特别保守,总觉得有儿有女,才算完美。
所以每次提到我大伯的时候,大家总是摇头叹息说:“可惜啊,没儿子,这以后谁照顾他呢?老了可真麻烦。”
“唉,真是大绝户啊,没儿子,他以后肯定后悔。”这是村头的老李头,每次见到我大伯就这样说,声音中带着几分惋惜。
听着这些话,我大伯从来都不当回事,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总是自己过得很自在。
不过村里那些人说得也挺多的。有时候我会看到我大伯坐在院子里抽着烟,看着院里的那棵老槐树,嘴里说:“这传宗接代的事,真不重要,活得好,自己心安就行。管他们说什么呢!”
我大伯这一辈子,除了成家晚一点,其他一切都按自己的步伐走。他不喜欢张扬,也不喜欢多说话。
村里人总喜欢在背后议论,尤其是觉得我大伯没儿子、没后代,就觉得他这一辈子的生活仿佛缺少了什么,像个空壳一样。
“你说说,真是的,像我们家,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家里还能有人管着,老了也有个依靠。
而大伯家的女儿,家里又只有她一个。”村里的女人们经常这样小声议论着。
我堂姐也就是我大伯的独生女儿,听着这些议论心里当然不好受,每次她去集市买菜,或者和邻居们打招呼,大家总是避开不谈,或者一说到大伯,眼神里就会透露出些许同情。
尽管她每次都笑笑,装作不在意,可我们心里都清楚,她其实在乎这些话。谁不希望自己父母能被别人尊重,得到应有的尊敬呢?
有一次我堂姐在家里收拾东西,听见村里老太太们议论说,她停下了手里的活,叹了口气说:“我真的会拖着我爸一辈子吗?难道只有我这一个女儿不好吗?”
我看着她,叹了口气说:“你也知道,你爸一辈子都很豁达,根本不在乎这些,村里人怎么说,他才不管呢。”
“是啊,我知道。可是大家这样说,我心里也不是滋味。我爸也没什么不对,为什么大家就要这么说他?他是有女儿,又不是没孩子。”她苦笑一声。
“他们说得多了,你也不要太在意。不就是一些闲话吗,村里人闲得没事,才会拿这些说事。”我拍拍她的肩膀说。
我堂姐没有说话,默默低下了头,看着桌子上散落的菜叶。
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担忧。每次她看到别人投来带有怜悯的眼神时,心里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却仍然无法改变这些人对她父亲的看法。
可是,大伯并不在意。每当我们谈起这些事时,他总会说:“没儿子有什么了不起,咱家有你这么个女儿,已经很幸福了。”
有时候我听到大伯这样说,心里总觉得暖暖的,原来他根本不在意那些外界的评价,他只在乎自己心里的那份宁静和自在。
02
后来我大伯突然说要去外地打工,我堂姐当时一愣,然后说:“爸,您年纪这么大了,怎么去外面打工呢?再怎么说,您也得休息休息,放松放松。”
大伯摆摆手,不耐烦地说:“休息个啥,家里这日子过得紧,我能不帮忙吗?再说了,年轻人忙活,我也得给你们减轻点负担,出去挣点钱也好。”
“可是您也上了年纪,身体不太好……”我堂姐还是有些担心。
“没事,我还能扛得住。”大伯这人脾气倔,眼看他说得这么坚决。
堂姐也没办法再劝,最后只能叹了口气:“那您自己注意点,不要太累。”
我心里也有些不解,大伯已经年纪不小了,身体也不算很好,怎么突然就说要去打工呢?他原本过得挺平静的,每天也不愁吃穿,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呢?
“大伯,您去外面做什么工啊?”我忍不住问。
大伯看了我一眼,脸上带着笑说:“我知道有地方招人,轻松的活,不累。”他说得很轻松,但我知道他就是想去帮衬家里,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还能干点什么,不想闲着。
村里的人听说大伯要去外面打工,马上就议论开了:“瞧瞧他这年纪了,还去外面打工,真是为了面子,非得挣点钱才安心。”
“哎,这岁数了,还能做什么活呢?估计去外面,也没什么大用。”这些话不时从村里传来,有些人嘴里带着调侃,甚至带着点不屑。
我和堂姐都听见了这些议论,但也没什么好说的。
大伯的脾气我知道的,谁劝他都没用,做事情像铁板钉钉,根本不会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主意。
大伯真的去了外面,一去了就几个月没有消息。
刚开始我们心里还有点担心,毕竟他这么大岁数了,到外面去打工,万一身体吃不消怎么办?
但大伯始终没打电话回来,也没写信,说不清楚他过得怎么样。
村里的人开始有些幸灾乐祸,私下里说:“看吧,他要是一直待在家里,估计早就能安享晚年,结果偏偏自己不安分,搞得这么累,真是……”
我和堂姐在家里也只得默默忍耐,毕竟大伯已经决定了。我们不管他说什么,也只能接受。
几个月过去了,大伯依然没有回来,家里除了我堂姐,基本没有联系其他人。
我们心里越来越焦急,但大伯没有任何消息,也不知道他在外面生活得好不好。
每次我堂姐打电话给他,他总是说:“没事,就是工作忙,别担心我。”
这样说着,虽然大伯每次语气里都带着些许疲惫,可每次都强调自己能行,过得还不错。渐渐地我们也开始习惯了不再有他在家里的日常。
03
直到有一天,大伯突然回来了。大伯从外地回来后,身体越来越差,脸色看起来比之前憔悴了许多。
我们都能看出来,他的身体状况不太好,甚至有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
堂姐也一直在尽心照顾着他,尽管她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但她总是把大伯的事放在心上,每天都细心地为他做饭,买药,问医生。
“爸,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我堂姐总是温柔地问大伯。
“没事,没事。”大伯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眼里已经看得出疲惫,他的身体真的扛不住了。
最后大伯终于还是没能撑过去,安静地走了。
那天晚上堂姐和我一起坐在大伯床边,眼泪也控制不住地掉了下来。
大伯一辈子都这么坚强,结果最终在自己想要的安静中离开了。
葬礼的事情一开始让我们都很不安。村里那些议论的话开始又传了出来:“看,他没儿子,只有一个闺女,这葬礼该怎么办?谁来帮忙?”
“你说老刘这辈子,就这么一个闺女,这葬礼该怎么弄?”村里的人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
“是啊,没人帮忙真可怜,就这一个闺女,怎么能办得了这么大的事?”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要是有儿子,早就能安排好了,结果呢?什么都得靠这孩子。”有个女人摇头叹息。
听到这些议论,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堂姐一个人来弄这些事情确实有些难度。
虽然我知道她不说什么,但这些话语肯定还是让她心里不舒服。
于是我决定和家里其他人一起帮忙,尽可能减轻她的负担。
“堂姐,别担心,我去帮忙。”我安慰着堂姐。
堂姐看了我一眼,感激地点了点头说:“谢谢你,能帮我真是太好了。”
我们开始准备葬礼,安慰堂姐的同时,也忙碌着去安排一切。
就在葬礼当天,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我记得当时正忙着接待亲戚,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汽车的声音,停在门口。
我下意识地走出去一看,发现三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我们家门前。
车门打开,从车里下来的是三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穿得整整齐齐,看上去就像是大老板一样的人。
“您是……”我走上前去,疑惑的问道。
“我们是来送刘大伯的。”其中一个男人微微点了点头,走上前来,语气低沉却坚定。
我一愣,还是继续问道:“您是?”
“我们是刘大伯在外面打工时认识的朋友。刘大伯虽然总说自己没啥,过得平淡,但其实他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今天我们特地来送他最后一程。”另一个男人接着说道。
我回头看了看堂姐,她也愣住了,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三个人会来。
“你们和我爸认识?”堂姐开口问道。
“我们是他在外地打工时认识的,他给我们很多帮助。
虽然大伯从未提过这些,但我们知道他一直是默默付出。”第三个男人补充道。
村里的人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一个个都开始议论纷纷。
特别是那些曾经嘲笑过大伯的村民,此刻都纷纷停下了话题,眼中充满了不解与震惊。
“这三个人是什么背景?看起来不像是普通人。以前大家都说刘大伯没儿子,这葬礼没办法安排,结果今天居然来了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村里的大妈低声说道。
“是啊,我也没想到,刘大伯这么一个人,居然能有这么多帮忙的人。”另一位村民惊讶地说,“我们这些人都没看出来,原来他一直有自己的积累和关系。”
村里的人原本以为大伯没有儿子,没什么背景,葬礼的事肯定没人能安排好,甚至早有些人开始低估他的一生。
但今天他们才知道,刘大伯在外面打工期间,居然帮助过这么多人,这三个人不仅对大伯表示敬意,还主动前来悼念他。
如今还有人认为没儿子,就是绝户了吗?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