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我是个普通农家子弟,从湖南山沟里走出来的后生,很幸运可以入伍当兵。

可谁想到,战友听信谣言写了一纸举报信,差点断送了我的军旅生涯。

然而等我要去上军校时,那个举报我的战友却依旧说:“我没做错。”



01

我家在湖南最偏远的山区,是个叫石板冲的小山村。从村口到生产队部要走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

那时候,我们家五个孩子,就数我的个头长得最高,可因为常年吃不饱,还是显得瘦弱。



“阿福,你这子高是高,就是太瘦了,部队能要你不?”每每听到邻居王婶这样说,我就心里发虚。

但参军的机会,对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而言,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不仅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吃饱穿暖,还能每月寄钱回家,帮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要知道,我爹在生产队干一个月的活也挣不了这么多工分。记得那年腊月,娘又开始捣鼓她的“红薯创新菜”。红薯蒸了、煮了、切片炒了,甚至还把红薯擦成丝掺着玉米面做成饼。“



“多亏了这红薯,不然你们几个怕是都长不了这么高。”每次娘这样说的时候,我都能看到她眼里的心疼。

“阿福啊,你要是真想去当兵,娘支持你。”那天晚上,娘突然对我说。我愣住了,因为之前每次提到参军的事,娘都会沉默。



“我知道你一直想出去闯闯,娘虽然舍不得,但总不能让你一辈子都在这山窝窝里。”娘一边说,一边往我碗里夹了块红薯。

虽说当时的我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但内心却渴望走出这个小村庄,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那天早上五点,我就起床了。娘特意煮了两个鸡蛋,这在我们家可是稀罕物。



“吃了好去体检。”娘把鸡蛋塞在我手里,眼圈有些发红。我知道,这两个鸡蛋是娘攒了好久的私房钱买的。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记得刚到部队的第一天,我就被震撼了。



操场上整齐的队列,响亮的号子声,还有那笔直的杨树,都让我这个山里娃感到新奇。

但很快,新兵连艰苦的训练就让我明白,当兵绝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厚厚的积雪打湿了解放鞋,冰凉的感觉顺着脚底往上爬,但没人叫苦叫累。

“一二一,一二一”,我们踩着积雪,喊着响亮的口号,汗水很快就湿透了棉衣。



那时候最让我难忘的是一顿年夜饭,腊月二十九那天,炊事班破天荒地包了肉包子。我远远就闻到了香味,那味道勾起了我的馋虫。

要知道,在家里,一年到头能吃上一回肉就不错了。我端着搪瓷碗,排在打饭的队伍里,心跳得厉害,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心里想着:“今天一定得吃饱!”



炊事班长笑着说:“小伙子,多吃点。”我一口气要了十个包子。旁边的战友小李笑着说:“你这是要创纪录啊!”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还是把包子全都扫荡一空。

就在我准备去打第二轮的时候,噎住了。那感觉特别难受,就像有块石头卡在喉咙里。



小李赶紧拍我的背,其他战友手忙脚乱地去打水。班长知道后哭笑不得:“你这娃,咋这么实在呢?”

这件事很快在连队传开了,大家都说我是“包子战士”。每次提起这事,连长都会说:“看来咱们连伙食不错,都喂胖了。”其实我知道,连长是在表扬炊事班,也是在关心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兵。



三个月的新训期间,我学会了立正稍息,学会了瞄准射击,也学会了叠“豆腐块”。最重要的是,我交到了一群患难与共的战友。

虽然训练很苦,但每个人眼里都有光,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正在蜕变成一名真正的军人。



新训结束前,我站在靶场上,望着远处的标靶。寒风吹过,我的手有些发抖,但我知道,这一枪必须打得准。

“砰”的一声,靶纸上出现了一个九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离那个梦想又近了一步。



02

分配到连队后,我像块干渴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新知识。那时候,我们连的通信器材老旧,常常出故障。

我自告奋勇,每天抱着电台研究。有时走在路上,耳边还在想着电路图,战友们都笑说我“着了魔”。



记得有一次深夜紧急集合,我们连要参加师里的实战演习。可偏偏那天电台出了毛病,信号断断续续的。

我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检查每个零件。指导员急得直搓手:“小杨,这回就看你的了!”我知道,这不仅关系到演习成绩,更是连队的荣誉。



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问题——一个小小的电容坏了。我用从老通信员那里学来的土办法,用两根铜丝临时接上。

那一刻,当电台重新发出清晰的声音时,我的眼睛都湿了。这次演习,我们连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也因此立了个功。

“小杨啊,你小子有两下子。”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就这样,我当上了班长。



说实话,我没想到自己能走到这一步。记得刚来时,我还是个懵懂的农村小伙子,现在却能带领一个班的战士了。

每天早上六点,我都是班里起得最早的那个。叠完被子,我会轻手轻脚地去查看其他战士的内务。



看到他们睡得正香,我就会想起自己刚来时的样子。有时碰到被子叠得不够整齐的,我都会偷偷帮他们重新叠一遍。

那年夏天,我们班在武装越野中创下了连队新纪录。看着战士们兴奋的样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但我知道,这成绩的背后,是我们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子。



谁能想到,意外来得那么突然。我正带着班里的战士检修装备。驻地附近有个农场,常有知青来找我们修收音机。

那些收音机大多是上海产的“红灯牌”,故障大同小异。我闲暇时就帮他们修理,也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



“小杨,听说你最近常往农场跑?”副连长有一天突然问我。我愣了一下,解释说是帮忙修收音机。他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但我总觉得气氛不太对劲。

果然,没过几天,开始有流言传出,说我经常与附近农场的知青来往,暗地里不守纪律,甚至有些人认为我和外面的女孩儿有不正当的关系。

后来一封举报信出现在连长桌上。信是我的战友小李写的,说我“经常与农场知青接触,影响军人形象”。



这个消息传来时,我正在值班室检修电台。我的手突然抖了一下,差点把螺丝刀掉在地上。

连队立即展开调查。我记得那是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指导员把我叫到办公室。

“小杨啊,你老实说,你去农场到底干啥?”指导员的声音很严肃。我把修收音机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包括教知青们修理的过程。



接下来的几天,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战友们的眼神让我很不自在,我甚至觉得自己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

最难熬的是,那时候正是可以提干的机会,这么一闹,我的希望可能就要破灭了。

但是真相很快水落石出,原来那些知青都保留着修理记录,有的还特意写了感谢信。



连队领导走访了农场,了解到我不仅帮他们修收音机,还帮着修理了不少农用工具。

“小杨同志不愧是我们的好班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表扬!”在连队大会上,连长这样说。

我的眼眶有些发热,但心里还是有一团疙瘩解不开。这时候,政策已经变了,从部队直接提干的路子暂时停了。



这件事给我的打击不小,但它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做事,无愧于心就好。

那段时间,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业务学习上。我想,既然暂时不能提干,那就在专业上钻得更深一些。

每天很晚,值班室的灯还亮着。我一遍遍地研究通信原理,画电路图,做笔记。

战友们送给我一个绰号叫“夜猫子”。但我知道,这是我对自己的另一种期许。



03

七八年的冬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部队开始选拔优秀士兵上军校。

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的前途。那天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脑海里全是关于军校的想象。

“小杨,你觉得去军校怎么样?”连长专门把我叫到办公室。我知道,这是组织给我的另一个机会。



“报告连长,我想去!”我的声音有些颤抖。连长笑了:“我就知道你小子有这个心思。不过,考军校可不容易,你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从那天起,我就像着了魔。白天该干啥干啥,晚上就抱着数理化的书啃。说实话,有些知识点我连门儿都摸不着。

特别是数学,光是看那些符号就头大。好在指导员帮我找来了几本参考书,还把自己以前的笔记借给我。



有一次,我在值班室里研究三角函数,怎么算都算不对。急得我抓耳挠腮,差点把草稿纸撕了。

这时,副连长突然推门进来:“怎么,遇到难题了?”我把题目给他看,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几个图形,一步步讲解。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天练技术,晚上啃书本,日子虽然辛苦,但充实。有时实在撑不住了,就去操场跑两圈,让冷风吹醒自己。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看到考题的那一刻,我的手心都是汗。但很快,我就平静下来。这些题目,不少都是我反复练习过的。



我记得,最后一道大题是关于无线电原理的,正好是我的强项。那一刻,仿佛之前修理的每一台设备都在帮我。

放榜那天,我的名字赫然在录取名单上——军事工程学院,无线电通信专业。

多少个深夜的奋斗,多少次想要放弃的念头,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回报。



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我收拾着自己的行李,突然看到一本笔记本。翻开一看,是小李借给我的高中数学笔记。那字迹工整得让人羡慕,每道题的解题步骤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小杨,我能和你谈谈吗?”门口传来小李的声音。我抬头看去,他站在那里,显得有些局促。



“进来吧。”我说。小李走进来,坐在我的床边,沉默了好一会儿。

“其实,那封举报信的事,我一直想和你说声对不起。”小李终于开口了,声音有些哽咽。我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可是,我觉得我没做错。”他突然抬起头,“那时候听说你经常和外面的人来往,我是真的担心。你知道的,我们是战友,战友之间就该互相提醒。”



听着小李的话,我突然笑了:“你知道吗?要不是那件事,我可能还在为错过提干而懊恼。反而是那次打击,让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小李愣住了,随后也笑了:“你小子,这是在安慰我吗?”我摇摇头:“不是安慰,是实话。有时候,看似是坎,迈过去可能是另一片天。”



我们聊了很久,聊到了刚入伍时的趣事,聊到了那次让我出名的“包子事件”,聊到了一起执勤时的点点滴滴。

“来,我帮你整理一下领子。”临别时,小李帮我整理着军装。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又想起了那个刚入伍时瘦弱的农村小伙子。“记住,你是我们连队的骄傲。”小李拍着我的肩膀说。



走出营房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那个生活了两年多的地方。晨光中,军旗迎风飘扬,像是在向我告别。

我知道,这一程结束了,但新的征程正在开始。那些曾经的误会、委屈,在此刻都化作了成长的养分。



在去军校的火车上,我写了一封信给娘。信中说:“娘,您知道吗?儿子要去军校了。

以后不仅能给您寄更多的钱,还能让您过上更好的日子。您做的那些红薯,儿子一辈子都忘不了……”

火车轰隆隆地向前开,我的心也跟着轰隆隆地响。我知道,这趟军旅之路,因为有战友的磨砺,才让我走得更稳、更远。

如今想起自己曾经当过兵,我觉得自己实在太幸运了,有没有人又和我一样的想法?你们当兵时都发生过什么很难忘的事情?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