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对乌克兰东部某重要军事机场实施突袭行动,通过精准导弹打击与空降作战相结合的战术,仅用一小时便完全控制这座战略要地。

此次突袭的目标机场位于顿涅茨克地区西北部,是乌克兰空军在东部战区最重要的军事枢纽之一。该机场占地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拥有两条长达30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可同时容纳数十架战机起降。

机场内设有完善的机库群、燃料储存设施、弹药库以及先进的防空系统。作为乌克兰空军东部战区的核心基地,这里承担着前线部队的空中支援任务,还是连接基辅与东部战区的重要军事物资中转站。

在行动前两周内,俄军就已经开始密切监视机场的日常运转情况。通过长时间跟踪分析,俄军成功掌握机场的人员调动规律、战机起降频率以及后勤补给路线等关键信息。同时,俄军电子侦察部队利用先进设备,成功截获大量机场内部通讯信号,破译出值班制度和防务部署等重要情报。

行动前,俄军抽调"青松"特种部队和"雷鸟"空降旅的精锐力量,在位于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军事训练基地进行为期十天的实战演练。演练中,俄军按照1:1比例搭建机场防御工事的模拟场景,并反复推演多种作战方案。俄军还首次使用新型战术模拟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优化导弹打击的时间节点和空降部队的降落区域。

行动当晚,俄军选择在凌晨三点发起突袭。部署在顿巴斯地区的俄军导弹部队发射两轮共计12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第一轮打击精准命中机场的指挥中心、雷达站和防空阵地,造成乌军防空系统在短时间内陷入瘫痪。紧接着,第二轮导弹集中轰炸机场的跑道和机库区域,多架停放在露天机位的乌军战机被摧毁。导弹来袭时机场上空呈现出密集的火光,爆炸声持续近十分钟。

在导弹打击结束后短短五分钟内,六架伊尔-76运输机编队抵达预定空域。近300名空降兵借助夜视设备,采用低空跳伞方式空降至机场周边。这支空降部队装备最新型号的"夜枭"热成像瞄准具和数字化指挥系统,能够在夜间复杂环境下进行精确打击。空降兵落地后立即分成东西南北四个突击组,对机场实施多方向包围。在机场西侧的制高点,空降兵架设重机枪火力点,有效封锁通往机场的主要道路。

驻守机场的乌克兰部队面对这次突袭显得准备不足。导弹打击造成机场内部通讯系统全面瘫痪,各个防御单元无法获得统一指挥。当俄军空降兵开始地面突击时,由于指挥系统被摧毁,机场守军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经过约40分钟的交火,考虑到继续抵抗将造成更大伤亡,机场守军指挥官率领约200名官兵向俄军投降。

对俄军而言,成功占领这座机场展示其精确打击能力和立体作战水平,更重要的是获得控制乌克兰东部空域的战略支点。俄军在占领机场后,立即部署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铠甲"近程防空系统,同时向机场增派一个机械化步兵营。这些部署使得该机场迅速转变为俄军在东部战区的重要军事基地,为后续军事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乌克兰机场内储存的大量军事物资和设备遭到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机场的失陷导致乌军失去东部战区最重要的空中支援基地,大量军用物资无法通过空运方式输送到前线部队,这迫使乌军不得不改用陆路运输,增加补给时间,还面临更大的遭遇战风险。机场的失守还严重打击乌军士气,暴露出其在面对现代化精确打击时的防御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俄军通过控制这座机场,成功在乌克兰东部战区形成一个战略支点,这将极大提升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失去重要空军基地后,乌克兰在东部地区的空中优势将被进一步削弱,这可能迫使乌军调整其整体防御策略。

俄军已经开始利用这座机场部署更多军事力量,包括战术轰炸机和攻击直升机。这表明俄军可能在近期策划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乌克兰军方也在积极调整防御部署,加强其他军事设施的防护措施。这场战争的走向,似乎又增添新的变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